Java fork/join —— 拆分任务并行执行

本文介绍了Java ForkJoin框架,它从JDK1.7开始用于并行执行任务,通过工作窃取算法提高性能。核心是将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最后汇总结果。ForkJoinPool是管理器,ForkJoinWorkerThread是执行线程,ForkJoinTask表示任务,包括有返回值的RecursiveTask和无返回值的RecursiveAction。文中还详细解析了工作窃取算法的原理和双端队列的作用,并给出了代码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概念

从JDK1.7开始,Java提供ForkJoin框架用于并行执行任务,它的思想就是讲一个大任务分割成若干小任务,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的结果得到这个大任务的结果。作为一个并发框架在jdk7的时候就加入到了我们的java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中,并且在java 8 的lambda并行流中充当着底层框架的角色。

ForkJoinPool主要用来使用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 Algorithm)来解决问题。典型的应用比如快速排序算法。这里的要点在于,ForkJoinPool需要使用相对少的线程来处理大量的任务。比如要对1000万个数据进行排序,那么会将这个任务分割成两个500万的排序任务和一个针对这两组500万数据的合并任务。以此类推,对于500万的数据也会做出同样的分割处理,到最后会设置一个阈值来规定当数据规模到多少时,停止这样的分割处理。比如,当元素的数量小于10时,会停止分割,转而使用插入排序对它们进行排序。那么到最后,所有的任务加起来会有大概2000000+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一个任务而言,只有当它所有的子任务完成之后,它才能够被执行。

思维导图

原理

forkjoin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利用了现代硬件设备多核,在一个操作时候会有空闲的cpu,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个空闲的cpu就成了提高性能的关键,而这里我们要提到的工作窃取(work-stealing)算法就是整个forkjion框架的核心理念,工作窃取(work-stealing)算法是指某个线程从其他队列里窃取任务来执行。

那么为什么需要使用工作窃取算法呢?
假如我们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任务,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分割为若干互不依赖的子任务,为了减少线程间的竞争,于是把这些子任务分别放到不同的队列里,并为每个队列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来执行队列里的任务,线程和队列一一对应,比如A线程负责处理A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uperSubf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