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打造后的产品而言,用户使用数据便是一个判定产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那么数据如何正确地体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呢?如何利用现有数据后开展具体工作呢?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案例分析与方法分享,值得阅读学习。同时如果在运营投放中链接过长或无法获取投放过程中整体个流程的完整安全数据,可以通过将投放的长链接缩短为短链接进行数据跟踪监测及分析统计,还要进行数据溯源和区域分析统计,缩链-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百度搜索“缩链”即可获取完整缩链的解决方案。
一、案例描述与三连问
案例一:
2022年春节头条系集年卡活动,是头条的多产品矩阵同步进行的企业级活动。
每天阅读可以获得抽卡机会,看头条热榜内容可以获得抽奖机会,邀请朋友助力可以获得抽卡机会,下载抖音极速版也可以获得抽卡机会。
集齐5张年味卡分享7亿现金。
案例二:
Facebook在成立早起就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对外汇报和内部运营的主要指标,而老牌社交大佬MySpace一直将“注册用户数”作为主要指标。
最终Facebook把MySpace打的落花流水。
看了这两个案例后,大家有什么直观感受?案例一描述了一个活动,案例二指定了“北极星指标”。
对,那一个活动和数据驱动有没有关系?可以用数据来衡量么?公司制定了北极星指标后,对于做执行的我们如何开展具体工作?
二、数据虚荣与深度思考
从支付宝集五福开始,作为新“年俗”,集五福已经度过了5个年头。这期间也有很多互联网大厂跟进类似活动。撒钱年年有,今年尤其多。以至于都记不得谁办了,又有哪些亮点,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大厂撒钱赚吆喝,吆喝的响不响亮,中小型公司是要跟进还是要做自己特色?
笔者自己参与了头条集年卡的活动,我们就拿它来分析分析。
活动最直接印象就是想要的特别多,活跃、阅读时长、新功能激活、安装下载等都涵盖。这也符合公司诉求,毕竟几亿、十几亿的真金白银花着。
以头条APP而言,头条APP的日活、集卡活动页的PV和UV、头条APP的热榜点击量、热榜阅读时长、头条回答的回答数、引导的抖音极速版的下载次数等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4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