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自身内容是构建用户游戏体验的基石,它不仅直接影响玩家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是推动整个游戏生态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丰富而引人入胜的游戏内容能够激发玩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自然地形成一种原生的营销效应,为游戏的推广和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游戏营销活动可以为游戏内容生态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推动力。通过营销,游戏能够吸引新的玩家群体,扩大其影响力,进而为游戏内容的持续创新和优化提供反馈和动力。同样,一个健全的游戏内容生态系统又能为游戏的研发提供宝贵的用户反馈和市场洞察。这些反馈可以帮助开发者优化游戏设计,提升游戏质量,确保游戏内容能够持续吸引并满足玩家的需求。
游戏自身内容、营销策略和内容生态建设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健康、活跃的游戏环境,为玩家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游戏体验。
(本文进行其中几点的方法论总结,涉及多学科理论实践,且不涉及任何企业业务和数据,希望更多学者交流讨论)
游戏营销数据科学的范畴和挑战
数据科学在游戏营销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推动游戏增长和优化内容运营方面。它通过提供深入的洞察和预测模型,不仅有助于优化营销策略,还提高了内容运营的针对性和效果。随着营销策略和内容运营的不断融合,数据科学在内容营销和用户获取(UA)策略等领域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为游戏营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内容推送。
尽管数据科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游戏的营销工作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
挑战一、数据获取的局限性:缺乏渠道明细数据,这导致无法全面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缺少内容消费的详细记录,使得数据之间存在天然的隔离。无论是从统计角度还是个体或作者的角度,数据都存在不足。
挑战二、模型构建的复杂性:研究问题本身高度抽象和语义化,这增加了建模的难度。需要综合运用贝叶斯统计、机器学习以及大型模型等方法。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以及跨学科的方法之间,如何达成共识是一个问题。
挑战三、模型验证的困难:如何验证模型的结论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渠道无法配合进行A/B测试的情况下。模型结论的泛化能力如何,以及如何证明其具有公信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些挑战,本人总结了游戏营销中数据科学问题的整体框架,从问题的维度来看分为宏观问题、实操问题、度量问题三个层面;而从工作的类型来看则分为:市场整体、内容、买量这几类。接下来,本报告将探讨几个核心问题,并展示数据科学如何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科学度量
如何量化游戏营销的效果,准确评估营销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游戏业务团队面临的痛点。本人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和研究,对于目前常用的科学度量方法做了一些梳理,从结论的有效性和可泛化性两个维度,总结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观察性分析三类方法。
实验研究,尤其是AB测试,作为一种直观且结论直接的度量方法,在营销效果评估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这种方法的应用通常受限于较短的时间跨度和特定的用户群体。当游戏版本更新或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AB测试的结论可能难以泛化到更广泛的情况。此外,主流内容平台,往往不会支持业务方进行实验性操作,这导致用户选择上的偏差,使得实验对照组的设置变得不切实际,从而限制了AB测试的执行可能性。
随着因果推断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索在无法进行AB测试的条件下,如何利用其他科学方法构建近似的对照组进行效果对比,这种方法被称为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