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pod 容器间测试接口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配置Kubernetes(k8s),使用kubectl获取pod信息并进入容器内部。接着,通过apt安装CURL,利用CURL测试了一个特定的API接口。最后,展示了如何通过kubectl查看调用该接口的Pod的日志,以进行故障排查或监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配置k8s
详细的配置参考官网

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tasks/tools/install-kubectl-linux/

2、获取pod节点PODID信息

 kubectl get pod -n global

3、进入到pod容器内部

kubectl exec -it PODID  -n global -- bash

4、安装CURL

apt install curl

5、调用测试接口

curl localhost:5050/bill/api/v1/audit/refresh/258/cloud-usage?endDate=2023-02-22

6、查看调用工程的Pod的日志

 kubectl logs -f PODID
Kubernetes 中,Pod 是最小的可部署单元,每个 Pod 都拥有一个独立的 IP 地址。Kubernetes网络模型要求所有 Pod可以彼此通信,无论它们位于哪个节点上。这种设计使得应用在集群内部像运行在一个共享网络中一样。 ### 实现方式 1. **全局唯一 IP 地址**:每个 Pod 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这样可以在整个集群范围内直接寻址和路由[^2]。 2. **veth 对(Virtual Ethernet Pair)**:为了实现 Pod 内部与主机之网络连接,使用了虚拟以太网设备对(veth pair)。每对 veth 设备一端连接到 Pod网络命名空,另一端则连接到宿主机上的网桥或特定网络接口,从而允许数据包在这两者传递[^3]。 3. **CNI 插件**:Kubernetes 使用 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CNI) 标准来配置容器网络。常见的 CNI 插件包括 Calico、Flannel 和 Weave 等,这些插件负责为 Pod 分配 IP 地址,并设置必要的网络规则以确保跨节点的 Pod 可以相互通信[^2]。 4. **BGP 协议传播路由信息**:某些高级 CNI 插件如 Calico 利用了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来自动传播各个节点上的路由信息。这使得每个节点都能知道如何将流量正确地转发给其他节点上的 Pod[^2]。 5. **Underlay/Overlay 网络**:根据所选 CNI 插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络架构来支持 Pod 的通信。例如,在单个子网环境中可能采用 Underlay 网络技术;而对于更复杂的多子网环境,则可能会利用 Overlay 技术建立隧道来进行跨节点的数据传输[^1]。 6. **服务发现和服务代理**:除了基本的 PodPod 通信外,Kubernetes 还提供了 Service 资源对象用于抽象后端 Pod 提供的服务。通过 kube-proxy 组件维护 iptables 或者 IPVS 规则,实现了对后端 Pod 的负载均衡及访问控制[^4]。 ### 工作原理 当创建一个新的 Pod 时,相应的 CNI 插件会执行一系列操作: - 为新 Pod 分配一个 IP 地址。 - 创建并配置 veth pair,其中一端放入新的 Pod 网络命名空内作为其 eth0 接口,另一端放置于宿主机上并与某个网桥相连。 - 更新本地路由表以及可能的全局路由信息(如果启用了 BGP 功能),保证来自集群其他部分的数据能够被正确地导向该 Pod 所在的位置。 对于同一节点上的两个 Pod的通信,通常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内核级路由即可完成;而针对不同节点上的 Pod 通信,则需要依靠底层物理网络基础设施或者 Overlay 隧道机制来实现跨主机的数据交换。 ```python # 示例代码 - 模拟简单 ping 命令测试两个 Pod 是否可达 def test_pod_connectivity(source_pod_ip, target_pod_ip): import os response = os.system("ping -c 1 " + target_pod_ip) # Check the response if response == 0: print(f"{source_pod_ip} can reach {target_pod_ip}") else: print(f"{source_pod_ip} cannot reach {target_pod_ip}") test_pod_connectivity('10.244.1.5', '10.244.2.7') ``` 以上就是关于 KubernetesPod 通信的基本介绍及其背后的工作机制概述。希望这对您理解 Kubernetes 网络模型有所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onkeyKing.sun

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