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TCP的三次握手是为了确保在不可靠的网络中建立可靠连接,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导致的错误连接。通过三次交互,双方可以确认彼此的发送和接收能力,避免资源浪费。帖子中提到,若信道不可靠,三次握手是建立连接的最少通信次数。如果信道可靠,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如UDP那样。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在另一部经典的《计算机网络》一书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网络中存在延迟的重复分组”的问题。这两种不用的表述其实阐明的是同一个问题。 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中的例子是这样的,“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产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也不会向server发送数据。但server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并一直等待client发来数据。这样,server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例如刚才那种情况,client不会向server的确认发出确认。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就知道client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

这个例子很清晰的阐释了“三次握手”对于建立可靠连接的意义。
在Google Groups的TopLanguage中看到一帖讨论TCP“三次握手”觉得很有意思。贴主提出“TCP建立连接为什么是三次握手?”的问题,在众多回复中,有一条回复写道:“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信道不可靠, 但是通信双发需要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在消息中包含什么信息, 三次通信是理论上的最小值. 所以三次握手不是TCP本身的要求, 而是为了满足"在不可靠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这一需求所导致的. 请注意这里的本质需求,信道不可靠, 数据传输要可靠. 三次达到了, 那后面你想接着握手也好, 发数据也好, 跟进行可靠信息传输的需求就没关系了. 因此,如果信道是可靠的, 即无论什么时候发出消息, 对方一定能收到, 或者你不关心是否要保证对方收到你的消息, 那就能像UDP那样直接发送消息就可以了.”。这可视为对“三次握手”目的的另一种解答思路。

### 回答1: TCP 三次握手是为了确保双方连接的正确建立。具体来说: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一个SYN(Synchronize)信号到服务器,表示客户端请求建立一个连接。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信号后,回复一个SYN+ACK(Acknowledge)信号,表示服务器同意建立连接。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信号后,再回复一个ACK信号,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服务器的同意,连接已经建立。 这三次握手有助于确保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建立连接时出现错误,也可以防止攻击者伪造SYN信号,从而进行攻击。 ### 回答2: TCP(传输控制协议)需要进行三次握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建立可靠的连接。 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双向的连接。握手过程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确保这个连接的可靠性: 第一次握手: 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同步)包,并携带一个随机的初始序列号(ISN)作为标识。发送方将这个SYN包发送给接收方,表示发送方希望建立连接,并询问接收方是否愿意接收其数据。 第二次握手: 接收方收到发送方的SYN包后,也向发送方发送一个SYN包,携带一个新的初始序列号(ISN)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同时,接收方也会发送一个ACK(确认)包,将发送方的初始序列号加1以确认收到发送方的SYN包。 第三次握手: 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SYN包和ACK包后,再向接收方发送一个ACK包,将接收方的初始序列号加1,表示发送方已经确认收到了接收方的回复。 通过这个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实现如下几个目的: 1.双方确认彼此的数据传输能力是否正常,确保建立连接的可靠性。 2.双方可以交换双向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递。 3.双方可以协商并同步连接的参数,如窗口大小等。 4.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到达接收方,导致浪费资源。 总之,TCP需要三次握手是为了确保可靠的连接建立,保证数据能够正确、高效地传输。 ### 回答3: TCP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呢?实际上,这是为了确保双方具备可靠的通信能力。 在TCP协议中,三次握手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带有SYN标志的连接请求报文段,请求建立连接。 第二步,服务端收到请求报文段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确认报文段,表示请求收到,并同意建立连接。 第三步,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确认报文段后,再次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确认报文段,表示连接建立成功。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呢?原因如下: 首先,第一次握手是为了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但此时无法确保服务端是否能收到请求。如果服务端没有收到请求,客户端会再次发送。如果只有一次握手,服务端无法确认是否真的收到了请求。 其次,第二次握手是为了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确认请求,同时服务端也会向客户端发送自己的初始序列号(ISN)。这样客户端收到确认请求后,可以确认服务端已经收到请求,并获取到服务端的序列号。 最后,第三次握手是为了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确认信息,表示双方连接已经建立。这样服务端收到确认信息后,也能确认双方的连接已经建立成功。 总结起来,通过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确认彼此的可靠性和连接能力,确保双方能够进行稳定的通信。如果只有两次握手,无法完全解决网络丢包、延迟等问题,容易导致应用层数据的错误传输。因此,三次握手是TCP协议中必要的步骤之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