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要痴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

本文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不要仅仅满足于获取知识,更要勇于表达自我,通过创作实现成长。文中指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作者:徐沪生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414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许多人上知乎都这样,不停地看别人的优秀答案,不停地赞同、感谢、收藏、分享,辗转反侧,渐渐地放弃了独立思考。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到知乎问一下,看看大家怎么想的,看看知乎上的优秀回答者们怎么想的。一看某某某的回答,哇,太牛了,不亏是某某某,赞同、感谢、收藏、分享……下次再遇到问题,继续邀请某某某回答。

知识太容易获得,太容易沉溺,许多人便马不停蹄,辗转于各个好答案中。称赞别人,收藏表彰,却从不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一味看,一味接受,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输出,不总结。读万卷书,也不过是个数字。

万万不要痴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更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文章写得好,便望洋兴叹,感概自己太渺小,裹足不前。

因为大量知识的阅读,看到的优秀回答太多,渐渐不敢表达自己,一想到那些“最佳回答者”的优秀回答,就觉得自己的回答太轻了,没人看,没人赞,也没质量。觉得只有上得了台面的回答者,才配回答,自己能力不够,还需要学习和锻炼。殊不知,只看不写,永远不会进步。有错,才有进步的余地。你去问问,那些“最佳回答者”哪个不是慢慢进步来的?哪个不是一个回答一个回答攒起来的?你以为他们是一步登天吗?他们也是慢慢积累的。而他们的积累,就在于笔耕不辍。

不要妄自菲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作,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开始。没有谁是一步登天的,只要循序渐进,每次都写得比上一次好就行了。

唯有那些看了许多书,又在看完之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知识讲述出来、写下来的人,才真有长进。为什么要写?因为你只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别人才能给你反馈,你才能通过反馈知道自己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才能有所改善。从不表达自己的人,看再多书、刷再多知乎也是没什么长进的。

那些每天刷知乎刷豆瓣刷果壳、从没认真写过一篇文章、沉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看了很多书仍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的人,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吗?


文章选自书籍《少年啊,前路漫漫》



多多实践而不是研究编程不是在实验室做科研搞理论啊,计算机这本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啊,这不是数学,这需要你多多的实践啊。我们不要真以为读的是——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就是搞理论的了,这里面需要很多很多的Engineering的工作。(我实在是很难想像,虽然有这么多人写一般难度的程序,居然会是那么痛苦的事)

选自<陈皓:给程序员新手的一些建议>  http://blog.jobbole.com/107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