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简单语句

本文介绍了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Print语句的使用方法、Import模块的导入方式、变量的赋值及交换技巧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学习之简单语句

之所以首先从简单语句学习,就是因为在Python中, 除了简单语句,还有条件语句

print

先来学习Print 语句.
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很熟悉了print语句吧,它就是给我们输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以便于我们调试程序。
print可以直接输出数字、字符串、列表、字典等

>>> print 1
1
>>> print "this is test page"
this is test page
>>> print ["this","is","test","page"]
['this', 'is', 'test', 'page']
>>> print {"name":"baidu","website":"https://www.baidu.com"}
{'website': 'https://www.baidu.com', 'name': 'baidu'}
>>> 

注意,print在执行后面跟的语句的时候,默认换行

>>> print "a","b"
a b
>>> print "a,b"
a,b
>>> 

或许这样体现的并不怎么明显,那么我们换一种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循环语句来测试一下

>>> for i in [1,2,3,4,5]:
...     print i
... 
1
2
3
4
5
>>> for i in [1,2,3,4,5]:
...     print i ,
... 
1 2 3 4 5
>>> 

我们发现,当我们在print后面加一个“,”的话,就取消默认的换行行为了。
print常用在调试程序和我们想要得到输出的结果当中。

import

现在开始我们学习Import模块语句
Import顾名思义,就是导入某个东西。
我们试试常用的数学库Math
首先我们从Python中导入math库
和其他编程语言类似,都是Import的方式,如java中使用import java .math*
需求,我们需要求一下3.2的平方
通常我们会这样做,使用算数运算符 “* *”

>>> print 3.2**2
10.24
>>>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math库,就没有必要使用两个乘号来求这个平方了。
具体操作:

>>> import math
>>> math.pow(3.2,2)
10.240000000000002
>>> 

我们发现,当我们使用math库的时候,它将会使用浮点数的方式精确所求的值
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使用,注意,不过这种方式只适合模块儿较少的时候,有点偷懒的做法,但是当引入的模块儿多了的话,程序的可读性就会降低

>>> from math import pow
>>> pow(3.2,2)
10.240000000000002
>>> 

我们还可以使用别名的方法
具体操作:

>>> from math import pow as pingfang
>>> pingfang(3.2,2)
10.240000000000002
>>> 

这种方式引入,就会很明了引入的具体模块儿是干什么用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入多个模块儿
比如引入pow,e,pi

>>> from math import pow,e,pi
>>> pow(pi,e)
22.459157718361041
>>> from math import *
>>> sqrt(100)
10.0

以上只是引入了Python中的math模块儿,这只是一种引入的方法的介绍,在Python中,可以引入各种对象的模块儿,后面的学习当中,我们将会学习到。

赋值

我们再数学中通常将“=”叫做等于,顾名思义,就是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相等返回true不等返回false,但是在编程语言中,不管是Python还是其他高级编程语言,“=”都表示用来赋值

>>> a = 10
>>> b = 20
>>> a
10
>>> b
20
>>> 

当然除了使用将数值型赋给变量,我们也可以将字符串赋给变量

>>> a = "this is test page"
>>> a
'this is test page'
>>> a = "this","is","test","page"
>>> a
('this', 'is', 'test', 'page')
>>> 

我们发现当我们将几个字符串同时赋值给一个变量的时候,Python就会自动将变量引入为元组tuple存入
学过编程语言的都知道,数字置换是个非常经典的玩儿法。比如a = 1,b = 2,我们做的就是要将a换成2,b换成1,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引入中间变量了,假如引入的中间变量时temp,我们做的操作就是,让temp = a,然后,让b存入a,即a = b,接下来最后一步,将temp存入b,b = temp,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试试就知道了

>>> a = 1
>>> b = 2
>>> temp = a
>>> a = b
>>> b = temp
>>> a
2
>>> b
1
>>> 

我们发现结果真是这样的。那么Python比其他高级编程语言更加智能,它不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引入,直接实现两个变量之间值得调换,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慢慢看。

>>> a = 1
>>> b = 2
>>> a,b=b,a
>>> a
2
>>> b
1
>>>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对象有类型,变量无类型,所以,变量相当于贴在对象上的标签,这个操作只不过是将标签换个位置而已,就分别指向了不同的数据对象
我们可以使用id()来证明一下。

>>> a = 1
>>> b = 2
>>> id(a)
32289592
>>> id(b)
32289568
>>> a,b=b,a
>>> a
2
>>> b
1
>>> id(a)
32289568
>>> id(b)
32289592
>>> 

再来比较一下引入中间变量的id( )

>>> a = 1
>>> b = 2
>>> id(a)
32289592
>>> id(b)
32289568
>>> temp = a
>>> a = b
>>> b = temp
>>> id(a)
32289568
>>> id(b)
32289592
>>> 

其结果是一样的。
在python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链式赋值”的方法

>>> a = b = "this is test page"
>>> print a,b
this is test page this is test page
>>> id(a)
139836288954224
>>> id(b)
139836288954224
>>> 

我们发现 a和b 指向的对象是同一个
也可以通过is来判断,如果返回true那就是一样

a = b = “this is test page”
a is b
True

注意,再假如这样操作

>>> a = "this is test page"
>>> b = "this is test page"
>>> a is b
False
>>> 

我们发现不一样了,b又在内存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除了使用以上赋值,python也可以像java和类C编程语言一样通过自增量赋值

>>> a = 1
>>> a = a + 1
>>> a
2
>>> a +=1
>>> a
3
>>> 

但是Python还可以对字符串进行自增量赋值

>>> a = "this"
>>> a
'this'
>>> a += "is"
>>> a
'thisis'
>>> a += "test"
>>> a
'thisistest'
>>> a += "page"
>>> a
'thisistestpage'
>>>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简单语句的学习,接下来将会学习条件语句的学习,这一部分至关重要,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重视起来。

### 简单Python代码示例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基本概念和语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和实践Python编程。 #### 打印功能 最基础的操作之一就是打印信息到屏幕上: ```python print("Hello, world!") ``` 这段代码会输出字符串 "Hello, world!" 到控制台[^1]。 #### 变量赋值与数据类型 可以创建变量并给它们赋予不同的值,比如整数、浮点数或字符串: ```python integer_example = 42 # 整型 float_example = 3.14 # 浮点型 string_example = 'Python' # 字符串 boolean_example = True # 布尔型 ``` 这里展示了四种常见的内置变量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以及布尔值[^4]。 #### 条件语句 条件判断允许程序根据特定情况执行不同分支的代码: ```python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Minor') ``` 当`age`大于等于18岁时,则输出“Adult”,否则输出“Minor”。 #### 循环结构 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循环方式:for 和 while: ##### 使用For Loop遍历列表中的元素 ```python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这将依次打印出水果名称列表里的每一项。 ##### While loop实现计数器效果 ```python counter = 0 while counter < 5: print(counter) counter += 1 ``` 此段代码将持续增加计数器数值直至其达到5之前停止。 这些例子旨在提供一个初步接触Python的机会,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