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详解
1. 引言
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由万维网联盟(W3C)开发并维护。它被定义为一系列 W3C 推荐标准,是一种全面的呈现格式,可用于构建一组内容对象的时间安排、布局和用户控制。虽然 SMIL 可用于处理各种时间控制应用,但这里主要关注其作为多媒体呈现语言的应用。
SMIL 推荐标准由一组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提供了一系列元素、属性和属性值,在设计 XML 语言时可选择性地包含这些内容。这些模块又被分组为多个配置文件,以满足不同使用领域的实现需求。下面将介绍 SMIL 的简要历史、基本结构、时间安排和交互细节,最后反思该语言的成功与局限性。
2. SMIL 简要历史
1996 年,W3C 启动了一项活动,旨在确定如何在当时以无时间概念的 HTML 文本和图像内容为主的万维网环境中更好地支持音频和视频。由 Philipp Hoschka 领导的这项活动催生了同步多媒体(SYMM)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多个主要的媒体播放器和嵌入式技术提供商(如苹果、英特尔、微软、飞利浦、RealNetworks)、一些学术机构(CWI、GMD 和 INRIA)以及关注无障碍访问的组织(WGBH 和 Daisy 联盟)组成。经过约九个月的工作,该小组于 1998 年 6 月发布了 SMIL 的第一个版本。SMIL 的架构主要基于 CWI 的 CMIF 格式,并在委员会设计过程中进行了修改、限制和扩展。后续版本(直至 SMIL 3.0)于 2008 年 12 月发布,之后工作组停止了积极开发。
从早期版本开始,SMIL 就与当时其他媒体支持活动有很大不同。与苹果的 Quicktime 和 Windows Media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