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东西永远不要放到数据库里

本文探讨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将图片文件、短生命周期数据及日志信息直接存入数据库的原因。作者建议使用更适合的工具和技术来处理这些特定类型的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已经在很多演讲里说过,改进你的系统的最好的方法是先避免做“蠢事”。我并不是说你或你开发的东西“蠢”,只是有些决定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掉其暗含的牵连,认识不到这样做对系统维护尤其是系统升级带来多大的麻烦。作为一个顾问,像这样的事情我到处都能见到,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做出这样的决定的人有过好的结果的。

图片,文件,二进制数据

既然数据库支持BLOB类型的数据,把文件塞进BLOB字段里一定没有错了!?错,不是这样的!别的先不提,在很多数据库语言里,处理大字段都不是很容易。

把文件存放在数据库里有很多问题:

  • 对数据库的读/写的速度永远都赶不上文件系统处理的速度
  • 数据库备份变的巨大,越来越耗时间
  • 对文件的访问需要穿越你的应用层和数据库层

这后两个是真正的杀手。把图片缩略图存到数据库里?很好,那你就不能使用nginx或其它类型的轻量级服务器来处理它们了。

给自己行个方便吧,在数据库里只简单的存放一个磁盘上你的文件的相对路径,或者使用S3或CDN之类的服务。

短生命期数据

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测量数据,GPS定位数据,session数据,任何只是短时间内对你有用,或经常变化的数据。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使用定时任务从某个表里删除有效期只有一小时,一天或数周的数据,那说明你没有找对正确的做事情的方法。使用redis, statsd/graphite, Riak,它们都是干这种事情更合适的工具。这建议也适用于对于收集那些短生命期的数据。

当然,用挖土机在后花园里种土豆也是可行的,但相比起从储物间里拿出一把铲子,你预约一台挖土机、等它赶到你的园子里挖坑,这显然更慢。你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处理手头上的事。

日志文件

把日志数据存放到数据库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错,而且“将来也许我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杂的查询”,这样的话很得人心。这样做并不是一个特别差的做法,但如果你把日志数据和你的产品数据存放到一个数据库里就非常不好了。

也许你的日志记录做的很保守,每次web请求只产生一条日志。对于整个网站的每个事件来说,这仍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库插入操作,争夺你用户需要的数据库资源。如果你的日志级别设置为verbose或debug,那等着看你的数据库着火吧。

你应该使用一些比如Splunk Loggly或纯文本文件来存放你的日志数据。这样去查看它们也许会不方便,但这样的时候不多,甚至有时候你需要写出一些代码来分析出你想要的答案,但总的来说是值得的。

可是稍等一下,你是那片不一样的雪花,你遇到的问题会如此的不同,所以,如果你把上面提到的三种东西中的某一种放到了数据库里也不会有问题。不,你错了,不,你不特殊。相信我。

英文原文链接:Three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put in your database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如何在HTML中使用<i>标签防止XSS攻击或相关安全问题请问HTMLi标签xss防护措施安全编码”关键点是:如何在HTML中使用<i>标签时防止XSS攻击或相关安全问题。<i>标签是HTML中的斜体标签,用于表示文本的斜体部分。用户关心的是在使用这个标签时的安全编码措施,以防止跨站脚本攻击(XSS)。从系统级指令看,我需要:-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独立公式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LaTeX语法正确。-使用中文回答。-生成相关问题。-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参考站内引用:但用户提供的引用是关于XSS攻击和防御的,不是专门针对<i>标签的。我需要基于这些引用来回答,因为用户提到了它们。引用包括:-[^1]:浏览器解码顺序。-[^2]:防御XSS的编码函数。-[^3]:使用OWASPESAPI进行HTML编码。-[^4]:对执行代码进行转义。-[^5]:在输出数据时进行编码。虽然这些引用是关于XSS的通用防御,但可以应用到<i>标签的使用中,因为<i>标签是HTML的一部分,XSS攻击可以通过注入恶意脚本发生。核心思想:<i>标签本身不是XSS攻击的来源;问题在于用户输入如何在HTML中被渲染。如果用户输入包含恶意脚本,并被直接放入HTML中,比如在<i>标签内,它可能会导致XSS。例如:如果有一个输入框,用户输入文本,然后被包裹在<i>标签中,如<i>用户输入</i>。如果用户输入类似<script>alert('XSS')</script>的东西,它可能会被执行。防御措施:需要使用输出编码来转义用户输入,确保任何用户提供的数据在插入HTML之前被正确编码。基于引用:-使用HTML编码:将特殊字符转换为HTML实体(如<to<,>to>)。-如引用[^2]提到的HTMLEncode、JavascriptEncode等。-引用[^3]推荐使用OWASPESAPI的encodeForHTML。-引用[^5]强调在输出到HTML时进行编码。所以,对于<i>标签,关键是确保任何动态内容(如用户输入)在放入标签之前被HTML编码。回答结构:1.**介绍问题**:解释<i>标签的作用,以及为什么需要XSS防护。2.**解释XSS风险**:在<i>标签中使用未过滤的用户输入的风险。3.**防护措施**:描述如何安全编码。-使用HTML实体编码。-其他相关编码(如属性编码,如果需要)。4.**示例**:提供代码示例。5.**生成相关问题**:在末尾。使用中文回答。添加引用标识:在相关段落末尾添加[^n]。现在,生成相关问题:基于主题,如XSS防护、编码方法等。相关问题:1.什么是HTML实体编码及其重要性?2.如何在不同上下文中(如HTML属性、JavaScript)应用编码?3.OWASPESAPI是什么,如何使用它进行安全编码?4.除了编码,还有哪些XSS防御策略?5.如何测试XSS漏洞?确保回答真实可靠:基于标准Web安全实践。最终回答框架:-**标题或开头**:直接回应问题。-**步骤式解释**:1.理解<i>标签的使用。2.XSS攻击原理。3.安全编码措施。4.示例代码。-**相关问题**:列出在“§§相关问题§§”部分。</think>### 如何在HTML中使用<i>标签防止XSS攻击 在HTML中,`<i>`标签用于表示文本的斜体部分(如强调或图标字体),但它本身不提供安全防护。如果动态内容(如用户输入)被直接插入到`<i>`标签内,攻击者可能注入恶意脚本,导致跨站脚本攻击(XSS)。例如,用户输入 `<script>alert('XSS')</script>` 若未处理,会被浏览器解析并执行。为了防御XSS攻击,关键在于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输出编码和上下文感知的转义。以下是逐步的安全编码措施,基于XSS防御的最佳实践。 #### 1. **理解XSS风险与浏览器行为** - `<i>`标签是HTML元素的一部分,浏览器在渲染时会解析其内容。如果内容包含未转义的脚本标签或事件处理器(如`onerror`),浏览器会执行恶意代码。引用[^1]指出,浏览器解码顺序(如先解析HTML,再执行JavaScript)是攻击者利用的关键点[^1]。因此,任何动态内容(如从用户输入、数据库或URL参数获取的数据)在插入`<i>`标签前,必须进行编码。 #### 2. **应用输出编码** - **HTML实体编码**:这是防御XSS的核心方法。它将特殊字符转换为HTML实体,确保浏览器将其视为文本而非代码。例如: - `<` 转换为 `<` - `>` 转换为 `>` - `"` 转换为 `"` - 在输出到HTML内容时,对所有用户输入应用此编码。引用[^5]强调,在将数据输出到HTML时,必须进行HTML内容编码[^5]。 - **代码示例(使用Python和Flask)**: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escape # 用户输入数据 user_input = "<script>alert('XSS')</script>" # 应用HTML实体编码 safe_input = escape(user_input) # 输出: <script>alert('XSS')</script> # 安全插入<i>标签 html_output = f"<i>{safe_input}</i>" ``` 在此示例中,`escape`函数(或类似库)确保用户输入被安全渲染为文本,不会触发脚本执行。 - **使用OWASP ESAPI库**:对于更严格的防御,推荐使用OWASP的ESAPI(Enterprise Security API),它提供标准化的编码函数。引用[^3]建议使用`encodeForHTML`进行HTML实体编码[^3]。示例(Java): ```java import org.owasp.esapi.ESAPI; String userInput = request.getParameter("input"); String encodedInput = ESAPI.encoder().encodeForHTML(userInput); // 编码后安全插入<i>标签 String htmlOutput = "<i>" + encodedInput + "</i>"; ``` #### 3. **上下文相关的编码** - 如果`<i>`标签用于属性(如`<i title="用户输入">`),则需要HTML属性编码。这与HTML实体编码类似,但需额外处理引号和空格。引用[^2]提到,除了HTMLEncode,还需使用XMLEncode或属性编码函数[^2]。例如: - 在JavaScript或CSS上下文中,用户输入需应用JavaScriptEncode或CSSEncode(引用[^5])[^5]。 - **最佳实践**: - 永远不要信任用户输入:在服务器端或输出前编码,而非依赖客户端过滤。 - 使用安全的模板引擎:如Jinja2(Python)或Thymeleaf(Java),它们默认启用自动转义。引用[^5]指出,安全模板引擎能自动处理编码[^5]。 - 避免内联事件处理器:如`<i onclick="...">`,因为这容易引入XSS。改用外部脚本并确保数据编码。 #### 4. **其他防御策略** - **输入验证**:结合输出编码,对用户输入进行白名单验证(如只允许字母和数字)。这减少恶意输入的进入机会。 - **内容安全策略(CSP)**:部署CSP HTTP头,限制脚本执行源,即使有编码漏洞也能缓解攻击。引用[^4]提到,对执行代码进行过滤是防御反射型和存储型XSS的关键[^4]。 - **定期测试**:使用工具(如OWASP ZAP)扫描XSS漏洞,确保`<i>`标签的使用安全。 总之,`<i>`标签本身不引入XSS风险,但任何动态内容插入时,必须应用HTML实体编码或其他上下文编码。始终遵循“输出编码优先”原则,并利用OWASP资源强化防护。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攻击者利用浏览器解码机制注入恶意脚本[^1][^3][^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