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里的沙
sujudz
什么都是故事,就看怎么写
展开
-
鞋里的沙-序言
谁挡住了 我们阳光? --本来你可以更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最求者成功。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成功,而我们却总是原地踏步,是什么支撑这他们,又是什么在制约着我们呢?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我刚下海打工时的那家公司老板常挂在嘴边转载 2013-02-18 18:19:50 · 781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做事情和做事业
做事情和做事业这个公司给我的薪水是2000块,那个公司能给3000块,当然要去啦 大学毕业后的前几年中,我几乎每年换一个工作。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觉得卖保健品挺赚钱的,就应聘去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去做推销员。没干多久,保健品就臭了街,这时有位朋友拉我去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能开到1000元,我第二天就去报到上班。在这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了一年,收入虽然较以前多了不少,但离脱贫致富转载 2013-02-27 18:43:52 · 597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报应
报应这件事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个人也不那么重要,对付糊弄过去就行了。 五年前我还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当时一位朋友找我,说他们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朋友说,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他自己再找两个人就完全能做,希望我出面把业务接下来,他去运作,最后的市调报告由我把关,当然了会给我一笔费用。 这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调报告出来后我也很转载 2013-02-28 17:54:20 · 630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咱们都这岁数,奔40的人了,还追求什么呀?网络那些玩艺儿都是年轻人的事,这辈子就这样了。 每个人都有诸多的遗憾:有时间没有钱,有钱时却没有了时间;有能力时没机会,有机会时却又没有能力;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老了又用钱来买健康等。但是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已不属于这个年代了,没我什么戏了! 人到中年,最容易产生这样消极的想法,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步入转载 2013-02-26 12:44:25 · 677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单调的心灵
单调的心灵上班下班,买菜做饭,这种机械单调的生活真没劲,一点意思都没有,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在过着一种最普通不过的日子,没有什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事关重大”、“临危不惧”诸如此类大显身手的机会,有的就是一些按部就班的琐碎小事,在这种机械单调、数十年如一日的程序轨道中,很多人失去了激情活力,留下的只有一种疲倦懈怠。 作家叶转载 2013-02-25 12:41:10 · 530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孝子
人穷志短有些人不顾人格尊严地去占些小便宜,还会自我解嘲说:人穷志短嘛,等我们富起来就不会这样了。 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朋友给我说:日本人骨子里很瞧不起华人,尽管他在面子上对你很客气。这有日本人心胸狭窄的一面,也有华人自己不争气的原因。在日本东京,华人居住集中的地方秩序最混乱,最难管理,很多黑社会组织、偷抢等都有华人的份儿。他说给他刺激最深的是一次在一位华人房间里聊天,来了转载 2013-02-24 10:45:39 · 562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完美的形象
完美的形象“上礼拜我迟到了五分钟正好碰上公司领导,他会怎么想呢?”“前天与老王吃饭时那句话说的可能不合适。”...... 人有太多的时候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生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努力想去扮演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形象。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当众摔了一跤首先觉得不是疼痛而是感觉没有面子。其实一些小事,早就不值一提转载 2013-02-23 08:38:47 · 636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孝子
孝子“等我有钱了,一定要让我爸我妈过好日子,让他们去旅游,让他们......”,许多孝顺父母的年轻人这样说。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父母为了把我们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深造等等,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千方百计地保证我们的用度开支。年幼的我们曾多少次在心底暗暗发誓转载 2013-02-23 08:43:14 · 593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
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今天我都付出这么多了,成功为什么不能在明天早晨降临呢?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上,一位同学像讲演的著名律师请教问题,问他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 那位律师回答道:“咱们先别急着讨论这个问题,让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毕业以后就去了律师事务所工作,而另外一个则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他们毕业的时候,才23岁。转载 2013-02-21 21:58:04 · 630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 不可群
不可群同事么都这样,要是我成天捧着书本不和他们闲聊,显得我清高、不可群,多不好啊。 前不久,一位刚从学校毕业工作一年的小表弟跟我说了上述一番话。 的确,谁都希望能够在单位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大家伙打成一片,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好像不同大家融为一体就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同,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绝对转载 2013-03-03 13:23:56 · 817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鞋里的沙
鞋里的沙人们往往费尽心力去设计各种登山的线路和计划,却不肯弯腰倒掉鞋中的沙砾。 在2000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杀进四强,半决赛中同日本队相遇。赛前许多队员都表示:我们不怕日本。比赛时教练的战术安排没有什么错误,队员们拼劲也十足,但最终还是以2:3输掉了这场比赛。应当说,中国队较以往有进步,场面也不难看,但日本队明显技高一筹,尤其下半场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转载 2013-03-03 13:26:04 · 745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幸福参照系
第一辑 回家的路前言: 上帝似乎在此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告诉我们人生的目的地,却拒绝给我们地图。于是在上帝慈祥而狡黠的目光下,我们在人生的莽原上无助地跋涉。在跋涉的行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最为辛苦的并非路程本身,而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否选对了方向(甚至连证明自己是否对错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人生的困境,我们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失落了家园,而我们的一生都在找那转载 2013-02-19 12:20:59 · 737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辑 回家的路--谁是聪明人
谁是聪明人一个拥有多种“唬人”头衔的人就一定比一个普通百姓聪明吗?不见得,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未必就是聪明与智慧。 你或许会认为,一个人受过很高的教育,获得了很高的文凭,或者在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如数学、科研、文学、从政或者经商等,他就比人家“聪明”。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我们会一刻不停地往自己头脑中堆积各种先进的知识,埋头于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中。忽然有一天我们才发现,我们拥有转载 2013-02-20 17:27:56 · 61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