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系统 U盘安装Ubuntu16.04 双系统 legacy 与 uefi模式 换软件源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UEFI模式下安装Ubuntu与Windows双系统,包括分区策略、引导设置及国内源更换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uefi和legacy是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式,

扩展资料

传统的legacy模式安装双系统

查看电脑是32位还是64位

u盘安装ubuntu

重启、安装

安装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亲测dell笔记本UEFI启动模式的电脑安装Win10和Ubuntu双系统

Ubuntu 更换国内源


uefi和legacy是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式,

uefi是新式的BIOS,legacy是传统BIOS。

在UEFI模式下安装的系统,只能用UEFI模式引导;同理,如果你是在Legacy模式下安装的系统,也只能在legacy模式下进系统。

uefi只支持64为系统且磁盘分区必须为gpt模式,传统BIOS使用Int 13中断读取磁盘,每次只能读64KB,非常低效,而UEFI每次可以读1MB,载入更快。此外,Win8,更是进一步优化了UEFI支持,号称可以实现瞬时开机。

扩展资料

新型UEFI,全称“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是一种详细描述类型接口的标准。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

可扩展固件接口(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是 Intel 为 PC 固件的体系结构、接口和服务提出的建议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组在 OS 加载之前(启动前)在所有平台上一致的、正确指定的启动服务,被看做是有近20多年历史的 BIOS 的继任者。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可以视为是一个永久地记录在ROM中的一个软件,是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post自检程序,基本启动程序,基本的硬件 驱动程序等。主要用来负责机器的启动和系统中重要硬件的控制和驱动,并为高层软件提供基层调用。因ROM中主要存储的就是BIOS,因此,也可混称为ROM BIOS,或系统ROM BIOS。

 

传统的legacy模式安装双系统

查看电脑是32位还是64位

一、电脑位数由CPU决定,只要你的CPU是64位,那么你的电脑就是64位。否则就是32位。

二、查看方法如下。

1、按【Win+R】快捷键打开运行框,输入【cmd】点击“确定”,如图。

2、在弹出的命令行中输入【systeminfo】并按回车键,如图。

3、稍等片刻,会将相关系统信息显示出来,找到【处理器】字段,查看相关信息,若图中所示处显示X64则Cpu是64位,若显示为X86则Cpu是32位。如图。

三:64位处理器或者叫64位电脑,可以安装64位操作系统,也可以安装32位操作系统,若是内存大于或等于4G,并且其他硬件配置也可以的话建议安装64位操作系统,否则建议安装32位操作系统。32位处理器只能安装32位重装系统,不能安装64位操作系统。

 

 

u盘安装ubuntu

1、从官网下载一个ubuntu10.04的镜像

2、一个大于等于1G的支持启动的U盘

3、UltraISO最新版

  了解更多:http://www.xiaobaixitong.com/

4、可以上网的电脑一台。

 

打开工具,选择启动,再选择写入硬盘映像

安装ubuntu

安装ubuntu电脑图解1

 

之后弹出一个小窗,选择格式为USB-HDD+,写入主引导记录,选择USB-HDD,确定后点击格式化,注意了,点击后要格式化U盘,如果U盘的资料还需要的话,建议转移出来

ubuntu安装

ubuntu安装电脑图解2

 

工具正在写入镜像,中断会导致制作失败以及U盘会损坏

安装ubuntu

安装ubuntu电脑图解3

 

完成后点击退出,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4

 

重启、安装

点击重启电脑,进入bios,相关电脑型号进Bios的启动键可以自行百度,由于每种都不一样就不一一说明了,进入后选择USB启动

ubuntu安装

ubuntu安装电脑图解5

 

选择【install ubuntu】进入ubuntu安装菜单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6

 

选择中文语言安装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7

 

接下来做一些简单的设置

ubuntu安装

ubuntu安装电脑图解8

 

设置时间

ubuntu系统安装

ubuntu系统安装电脑图解9

 

设置键盘

ubuntu系统安装

ubuntu系统安装电脑图解10

 

设置硬盘空间,至于怎么分配,可根据自己所需空间完成分配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11

 

设置账户与密码,不设密码可以留着空白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12

 

完成设置后,点击安装

ubuntu安装

ubuntu安装电脑图解13

 

安装的过程中,不要中止安装,否则安装失败,需要重新再来一次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14

 

安装完后重启电脑即可

U盘装ubuntu

U盘装ubuntu电脑图解15

 

成功开机即可使用

ubuntu安装

ubuntu安装电脑图解16

 

 

安装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一. 下载Ubuntu 16.04镜像软件;

二. 制作U盘启动盘使用ultraISO;

三. 安装Ubuntu系统;

四. 用EasyBCD 创建启动系统启动引导;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的安装)

五. 开启系统;

一. 下载ubuntu16.04

Ubuntu 16.04LTS(长期支持版) 镜像:

          下载地址:http://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Ubuntu中国下载地址:http://cn.ubuntu.com/download/)

根据自己计算机的配置信息下载(本人下载的是的64位的)

二.制作U盘启动器

百度下载ultraISO软件安装并打开(傻瓜式安装就可以了)

开始写入,点击“写入”按钮—》直到完成大概五分的样子

三.安装Ubuntu系统1.磁盘分区

要在Windows下新划出一个大于20G的硬盘空间

(本人划分了50G,如果说知识为了玩玩,那么20G足够了)

在win7系统下–》计算机–》右键–》管理–》磁盘管理—–》选择剩余空间大的磁盘—》然后压缩出20G或50G的空间(分好空间不要新建压缩卷)——》保持他的绿色–一会儿U盘启动后需要分区的

下面是分区的主要图解过程:

鼠标右击“计算机”

选择“管理”标签

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选择“磁盘“》》”存储管理“,打开”磁盘管理“页面 如图:

右键单击选择要压缩的磁盘(本例选择D盘),快捷方式选择”压缩卷“

 在输入压缩空间量(MB)里填写要压缩出的空间量,如果要压缩出50G,就填写50G*1024MB

 选择"压缩"按钮

 

压缩后会发现多出一块 未分区磁盘(绿色分区)

2.Ubuntu系统安装

1)在电脑上插入制作好的U盘启动盘,重启电脑,F2–》boot界面,选择通过USB启动。

(不同主板进入boot,按键有区别,请自行选择)

2)进入ubuntu安装菜单,选择 “安装Ubuntu”。(语言选择汉语吧!,当然你的英文可以了,English无所谓了,如果不是就在左边选中汉语,然后点右下角“继续”按钮;


 

 3)第2步是检查准备情况,要求磁盘空间足够,不要连接网络,一般不勾选更新和第三方软件,直接点“继续”按钮;


4)接下来第3步是询问安装到哪个分区,选择最下边的“其他选项”,点“继续”按钮;


 

 5)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硬盘的分区情况,找到前边有“空闲”二字,我们要做到就是,把空闲的空间给ubuntu划分分区。

点击“空闲”的分区,选择下边的“添加”,弹出窗口如下,上边填写分区空间大小,下边填写要挂载的分区,然后确定。

a.逻辑分区,200M,起始,Ext4日志文件系统,/boot;(引导分区200M足够)

b.逻辑分区,4000M,起始,交换空间,无挂载点;(交换分区swap,一般不大于物理内存)

c.主分区,15000M,起始,Ext4日志文件系统,/;(系统分区”/”或称作”/root”装系统和软件,15G以上足够)

d.逻辑分区,剩余空间数,起始,Ext4日志文件系统,/home;(home分区存放个人文档)下面是分区图解: 

 

6)分区设置好后,查看/boot分区的编号,然后在下边的“安装启动引导区的设备”下拉框中选择/boot分区的编号,点击安装。

7)然后出来询问地区,点“继续”即可,修改地区可能会产生时差问题,这时已经开始安装了,选择sahnghai即可,点击安装;


8)接下来是键盘布局,一般是“汉语”,直接点“前进”继续; 

9)接下来是设定自己的用户名(小写字母)和密码等,从上到下依次输入即可,然后点“继续”;


10)耐心等待完成,然后出来一个对话框,点“现在重启”完成安装,按电源键也可以呼出关机对话框;


11)如果是光盘安装,稍等提示取出光盘,然后按回车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安装完成;

12)安装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这个时候一般是默认进入windows7系统)

四. 用EasyBCD 创建启动系统

1)1.下载EasyBCD,此软件用于在启动电脑的时候选择要进入的系统(自行百度搜索安装,也是傻瓜式安装即可)

2)2.打开easyBCD,选择add new entry, 选择Linux/BSD, name这一行随便填写,只是系统名词,写ubuntu吧,Device这一行选择刚刚我们创建的200MB的那个”/boot“分区,前边有linux标记的。(其他的不要动)

五. 开启系统

做完这些重启系统后,系统会将win7系统和ubuntu 16.04系统都列出来,你可以选择系统进入了。

这样启动的好处(windows 不会受到Ubuntu的影响)

如果说没有最后这一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要是启动windows7把Ubuntu系统的分区删除,那么就启动不了系统了

(如果你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了,不要着急,直接用老毛桃U盘或者大白菜制作好的U盘启动,直接启动引导修复就OK了)

1.上图:选择Ubuntu-16.04

2.选择Ubuntu或者等待几秒自动进入

3.进入系统主界面

 

 

亲测dell笔记本UEFI启动模式的电脑安装Win10和Ubuntu双系统

最新提示:双硬盘(固态+机械,并且原Windows的引导盘在固态)要装双系统,此文不适用(否则会出现安装完Ubuntu后看不到grub菜单或者搞出来grub菜单后看不到Windows Boot Manager选项,因为你把Ubuntu的引导装在了机械硬盘,和Win的引导不在一个盘),请移步大神们的文章:
非UEFI:
http://www.jianshu.com/p/c6750e459a94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e75aca8551621a142edac6db.html
最后应该把固态硬盘分一部分出来作为Ubuntu的引导分区(因为下文所讲的是efi引导,最好不要挂载efi了,而是/boot)。

UEFI:
通过BIOS设置切换硬盘启动顺序,以进入不同系统:
http://www.cnblogs.com/willnote/p/6725594.html

其实那都是因为以前的电脑都不是UEFI启动,而是Legacy,大家都知道Win8以后都有快速启动,必须得依靠UEFI。

然而随着UEFI的普及,现在你去买笔记本电脑几乎买不到不是UEFI的,这是一种先进安全的启动模式,而且Ubuntu本身也是支持UEFI启动的,所以安装双系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分区,Linux没有什么C盘D盘的概念,只有分区挂载目录的概念,所以你在Windows下只需要分出一块较大的未分配空间就行,记住不要去格式化,保证其“未分配”属性(Linux的文件系统和Win是不一样的,NTFS和FAT32都不适用)。
用Win自带的磁盘管理不能合并不相邻的未分配空间,所以你要想C盘割一点,D盘割一点,再合在一起那是不行的,解决办法是在WinPE系统环境下使用无损分区软件,去合并不同区域的空闲空间,这里不赘述。(如果不愿使用PE的,直接分割已有分区即可,比如你最后一个分区是F盘,分出几十个GB就行,当然前提是你原本空间够大)

第二,你必须要有一个U盘(光盘就算了太麻烦了),然后使用软碟通或者USBWriter把iso系统镜像文件烧录进去,这是比较传统的方法,但既然我们UEFI启动,那就根本不需要刻录这么麻烦的工作了,直接将iso里的所有文件解压至U盘即可。

大家可以看到,Ubuntu的镜像文件里本身就有EFI文件夹,说明其实支持UEFI引导安装的。

然后记得关闭Windows的快速启动,重启电脑,我是Dell的本,开机按F2进入BIOS设置,F12进入启动设置,其它电脑类似,大家自行了解。

进入BIOS设置后,关闭Security Boot(我这里Dell的本是按F12,再选最后那个Change Mode……,然后改为UEFI, Security Boot Off),最后选择UEFI下的U盘启动,所以整个过程根本不用改为Legacy里的HardDisk启动,那是个既老又慢的启动方式。

选中USB启动,回车后即进入Ubuntu安装流程,
前面几步我就不说了,按照正常的步骤,如果你选择了安装更新和第三方软件,那么一定要记得联网,否则会卡死在最后的进度条上,所以最好不要勾选。另外,不要选择“与其它系统共存”那一项,而选择最后那个“其它选项(创建自己的分区)”。

最最最关键的就是分区这一步,这一步直接影响你安装双系统是否成功!下面依次点击新建分区表来挂载分区。

swap交换空间,这个也就是虚拟内存的地方,选择主分区和空间起始位置。如果你给Ubuntu系统分区容量足够的话,最好是能给到你物理内存的2倍大小,像我8GB内存,就可以给个16GB的空间给它,这个看个人使用情况,太小也不好,太大也没用。(其实我只给了8GB,没什么问题)

新建efi系统分区***,选中逻辑分区*(这里不是主分区,请勿怀疑,老式的boot挂载才是主分区)和空间起始位置,大小最好不要小于256MB,系统引导文件都会在里面,我给的512MB,它的作用和boot引导分区一样,但是boot引导是默认grub引导的,而efi显然是UEFI引导的。不要按照那些老教程去选boot引导分区,也就是最后你的挂载点里没有“/boot”这一项,否则你就没办法UEFI启动两个系统了。

挂载“/home”,类型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选中逻辑分区和空间起始位置**,这个相当于你的个人文件夹,类似Windows里的User,如果你是个娱乐向的用户,我建议最好能分配稍微大点,因为你的图片、视频、下载内容基本都在这里面,这些东西可不像在Win上面你想移动就能移动的。
总的来说,最好不要低于8GB,我Ubuntu分区的总大小是64GB,这里我给了12GB给home。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Ubuntu最新发行版不建议强制获取Root权限,因为我已经玩崩过一次。所以你以后很多文档、图片、包括免安装软件等资源不得不直接放在home分支下面。你作为图形界面用户,只对home分支有完全的读写执行权限,其余分支例如usr你只能在终端使用sudo命令来操作文件,不利于存放一些直接解压使用的免安装软件。因此,建议home分支多分配一点空间,32GB最好……)

挂载“/usr”,类型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选中逻辑分区和空间起始位置**,这个相当于你的软件安装位置,Linux下一般来说安装第三方软件你是没办法更改安装目录的,系统都会统一地安装到/usr目录下面,因此你就知道了,这个分区必须要大,我给了32GB。

最后,挂载“/”,类型为EXT4日志文件系统,选中逻辑分区和空间起始位置**,
因为除了home和usr还有很多别的目录,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把除了之前你挂载的home和usr外的全部杂项囊括了,大小也不要太小,最好不低于8GB。如果你非要挨个仔细分配空间,那么你需要知道这些各个分区的含义(Linux(ubuntu)分区挂载点介绍)
不过就算你把所有目录都自定义分配了空间也必须要给“/”挂载点分配一定的空间。

分配好各个挂载点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那就是选择“安装引导启动器的设备”,默认是错误的,既然我们为Ubuntu分配了efi系统引导分区,那么显然,这里应该把它改成刚刚第2步分配efi引导的那个分区(比如我安装时它是/dev/sda7,那么我就选这个)。

如此一来,成功一大半,接下来点击安装,等待差不多半小时即可。这个就看电脑配置和网速了。

这里再多说一句,如果你安装进度条卡在最后的update-notifier-common,请拔掉你的网线也就是断网,然后再连接,多等一会儿就会好。你点一下那行字就会看到安装详情,只要详情在刷新就没问题。

安装成功后,会提示你拔掉U盘并且重启,重启后记得进入BIOS改回UEFI Security Boot On模式,也就是重新开启Security Boot,然后再重启你就可以看到选择系统的启动引导界面了,一般来说:
第一个是Ubuntu,选这个进入Ubuntu系统,
第二个是Ubuntu高级选项,
第三个是Windows Boot Manager,也就是启动你的Win10,
第四个不好意思忘了。

默认10s自动进入第一个,如果你不动的话。
以上教程比网上一些图文更系统更有用,只要你耐心看完,保证万无一失。安装成功后,Win10的快速启动也可以重新开启。

最最最后,如果大家装好系统后想要恢复U盘到普通状态的话,请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解决U盘制作Ubuntu系统安装盘后无法格式化且容量无法恢复。
--------------------- 
作者:针叶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ysy950803/article/details/5264373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Ubuntu 更换国内源

Ubuntu系统自带的源都是国外的网址,国内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网速比较慢。一个软件的下载是十分痛苦的,这里讲解一下如何将国外源更换为国内源,让你的网速Biu.Biu.Biu

1.备份原来的源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_init.list
1
将以前的源备份一下,以防以后可以用的。

2.更换源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1
使用gedit打开文档,将下边的阿里源复制进去,然后点击保存关闭。

阿里源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3.更新
更新源

sudo apt-get update

复损坏的软件包,尝试卸载出错的包,重新安装正确版本的。

sudo apt-get -f install

更新软件

 sudo apt-get upgrade

4.其他常用源
西电源(只有校内网网线使用,但是不限制流量,还是十分靠谱的)

deb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linux.xidian.edu.cn/mirrors/ubuntu/ xeni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清华源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网易源

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wil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作者:泉伟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5451572/article/details/7951656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