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务特性:
1.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
2.一致性:事务前后数据的完整性必须保持一致。
3.隔离性: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一个用户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所干扰。
4.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将是持久性的。
二、隔离级别:(级别:低→高 执行效率:高→低)
1.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没有提交的数据。
造成的问题:脏读、不可重复读、虚读/幻读
2.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只能读取已经提交的数据。
造成的问题:不可重复读、虚读/幻读
3.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在一个事务执行期间读取到的数据始终保持一致,无论另一事务是否提交。
造成的问题:虚读/幻读
4.serializable 串行化:事务必须序列化执行,像排队一样。
注:不可重复读是同一行数据发生变化(update操作),虚读/幻读是增加或减少多少行数据(insert操作)。
三、默认隔离级别:
MySQL: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
Oracle: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
四、查询数据库隔离级别:
select @@tx_isolation;
或 show variables like '%isolation%';
五、设置数据库隔离级别: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 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
repeatable read(重复读)→ serializable (串行化)
*开发中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安全性低不使用,serializable(串行化)效率低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