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这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虽然之前也有所了解,不过真的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做题去画图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很多情况下和老师想的不一样,和答案也不同,虽说答案不一定标准,但做练习时基本上是按照书上去画图,幸运的是渐渐的学会了rose,听师兄师姐说,毕业论文要用这个画图,现在学一下,多多用一下,对以后还是很好的。记得开学初最开始学的应该是建立需求模型——用况图,用况是描述系统的一项功能的一组动作序列,这样的动作序列表示参与者与系统间的交互。系统执行该动作序列要为参与者产生结果。用况图是对所捕获的需求的规范化描述,是进行OOA的基础,也是对OOD人机交互设计和系统测试也十分重要。
之后学习的是面相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模型——类图。再建立需求模型后,从需求模型中识别对象和类,挑选出全部的类,再审查筛选出无用的类,抽象出类进行调查,接着认识对象的主动行为并识别主动对象。给类命名,然后建立类图的对象层,确定类中的属性,确定操作。类和类之间有很多关系,主要有泛化(我们之前学的继承)描述一般到特殊的类。关联关系,主要实现实例之间的连接。对于我比较难分得清的是聚合和整体关系,她们都是描述整体和部分的类。最后一种依赖关系,描述行为的依赖。接口和抽象的定义也有些相似。抽象类可以含有属性和一些具体操作,而接口没有属性,且不能在其中定义任何具体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