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环控制算法是伺服驱动器 “三环控制”(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中最外层的控制逻辑,直接决定电机最终的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其核心目标是让电机实际位置精准、快速地跟踪外部位置指令(如脉冲指令、总线位置指令),同时抑制负载扰动、机械间隙等因素导致的定位误差。
一、位置环的基本结构与输入输出
位置环的工作流程可简化为 “指令→偏差计算→控制调节→输出至速度环”,具体如下:
- 输入信号:
- 外部位置指令(如上位机发送的目标位置,单位:脉冲、角度或毫米);
- 电机实际位置反馈(通过编码器、光栅尺等传感器获取,与指令单位一致)。
- 核心计算: 计算位置偏差(偏差 = 目标位置 - 实际位置)。
- 输出信号: 根据位置偏差计算出速度指令,传递给下一层的速度环,由速度环进一步转化为电流指令控制电机运动。
注:位置环不直接控制电机电流,而是通过调节速度环的指令来间接实现位置控制,这是因为 “位置” 是 “速度积分” 的结果,通过控制速度变化率可更高效地调节位置。
二、常见位置环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
根据控制逻辑的复杂度,位置环算法可分为基础算法和优化算法两类:
1. 基础算法:P 控制(比例控制)
-
原理: 位置环的输出(速度指令)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