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来说:
第一范式:原子性,字段不可再分,否则不是关系数据库。
第二范式:唯一性,一个标志说明一个事物
第三范式:非主键字段不能相互依赖
拿出实际的例子来讲:
第一范式:没有重复的列
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因为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例如:
id name sex Contact
1 tom boy email:kkk@ee.com ,phone:2323234
2 john boy email:kkk@fff.com,phone:7834904
上例就不符合第一范式,一个字段中包含有多个值,而且字段不可再分
修正:
id name sex email phone
1 tom boy kkk@ee.com 2323234
2 john boy kkk@fff.com 7834904
第二范式:第二范式的前提是必须满足第一范式,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的区分,消除部分函数依赖
例如:
表: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
这个表明显说明了两个事务:学生信息, 课程信息;
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每条记录都含有相同信息;
删除异常:删除所有学生成绩,就把课程信息全删除了;
插入异常:学生未选课,无法记录进数据库;
更新异常:调整课程学分,所有行都调整。
修正:
学生表: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表: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
选课关系: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第三范式:简单的说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例如: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联系电话,关键字为单一关键字"学号";
存在依赖传递: (学号) → (所在学院) → (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
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有重复值;
更新异常:有重复的冗余信息,修改时需要同时修改多条记录,否则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删除异常
修正: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学院, 地点,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