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郭敬明小说里手握信用金卡的银行客户,但并没有变成有头有脸的社会土豪

作者回忆了自己从小对银行卡的向往,从最初拥有借记卡时的激动到后来办理信用卡后的复杂情感变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没有毁掉自己人生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只有一张信用卡,也不用其他借贷产品透支。要不然你们现在可能会看见我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或者自慰视频,我也没心情和大家说这些故事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心中有一种关于银行卡的情结。

印象中,银行卡这个东西在中国人生活中出现还挺晚的。小时候大家花钱基本都走现金,大概 2000 年左右,突然有了银行卡这个东西。当时,一个人拿出钱包里面往往有五六张银行卡,这个画面很有冲击力:在刷卡支付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虽然银行卡的用途和存折相差不大,但占了看不出里面有多少钱的便宜,导致装逼效果非常理想。群众常主动认为每张卡里都很多钱,而有很多卡的人,自然也会让人隐隐地觉得是个土豪。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有银行卡真酷啊。


于是我每天都管我妈要银行卡,我妈就说,你还小,小孩要银行卡干嘛?“大人才有银行卡”。我妈的这句话瞬间让银行卡的酷度增加了 101,294.37 倍,因为除了能让人 “看起来很有钱” 之外,这又变成了一件 “大人才能有的东西”。

那我他妈的也得有。必须有,就这样。

过了两年,刷卡支付功能普及了。在各种支付场景里,看着大人们说“我刷卡”,然后售货员毕恭毕敬地把卡片拿走,满头大汗地操作刷卡机,再把凭条拿给大人们签名 —— 我心态彻底崩了:这不就是成功人士需要的东西么?

于是拼死拼活,终于让我妈带我办了张银行卡。那是我第一张借记卡。

正好那个时候,我家旁边开了哈尔滨第一家沃尔玛。那是哈尔滨第一家大型超市,于是我最大的休闲娱乐活动就变成了逛沃尔玛。从一楼逛到三楼,再逛到一楼。不夸张地说,当年我对那个沃尔玛的货品摆放也许要比大部分店员都熟,中山路第一沃尔玛编外人员。有顾客冲店员问路,我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告诉他们货品在哪。但小孩嘛,兜里没钱,一般只看看,亲身践行拿得起放得下 —— 然而有了借记卡以后,我变了,整个人膨胀得像个河豚,特别浮夸。

我开始在这个沃尔玛买东西了。

我有多 drama 呢?当时会认为我在沃尔玛的一举一动都被注意,所有摄像头都在盯着我。我常常表演给周围的人看,假装精挑细选一番,最后摇摇头,看起来对商品不太满意的样子,只拿起一瓶矿泉水到收款台,和收款阿姨说,“我刷卡”。阿姨一般会说你有零钱么?我就会说我兜里不放钱,只有一张卡。

  1. 既然借记卡都有这种疗效,可以想象,信用卡对我来说简直是卡中之王了。
  2. 感觉自己简直征服了全世界。现在想想,阿姨应该觉得这小孩脑子有病吧。

我的信用卡启蒙来自于郭敬明,那时候我已经是个青少年了。初中某个暑假,我不能免俗,像全中国每一个正常青少年一样,读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小说正如其他所有的郭敬明小说似的,存在若干富二代角色。他们生而不缺钱,来尘世间走一遭纯粹是为了体验人生疾苦。当然,我被这种人生深深吸引了。

那本书里对信用卡这种新生事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比如会说到,“XXX 买一样东西我看见了都肉疼,因为这件东西贵到他需要刷信用卡。”于是我又被震撼了:现金、借记卡都已经不重要,只有用信用卡消费才是奢靡的。

清楚记得里面一个富二代特别特别疾苦,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他,只能用钱来弥补亏欠的亲情(妈的,这是多少人梦想的生活)。有句台词被刻到了我的心坎里:富二代他妈甩给他一张信用卡,对他说,“这张信用卡有 100,000 的额度,你拿去花吧。”

我当即下巴掉到了地上,原来有钱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其实我那时候也不太知道信用卡是什么意思,也不太知道信用卡里的钱是需要还的,就是被 100,000 这个数字 shock 了。我爸妈一个月加起来赚三四千啊,一下子拿到 100,000 是什么感觉,爽翻了吧!

  • 2013 年,我刚刚工作不久,办了一张信用卡。
  • 当时是招商银行的人冲到我们办公室,问有没有人要办卡。送上门来的,梦想照进现实,我还能让他跑了么?
  • 刚办卡的时候,某人生导师笃定地和我说,你听我的,信用卡就是要还最低还款额,还全款就失去了信用卡的价值 —— 我从来只还最低还款额。
  • 我深以为然,非常酷,这才是一线城市的生活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