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层次聚类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层次聚类方法,包括主要的linkage参数如ward、average、complete和single。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展示了层次聚类的过程,并对一组年收入和支出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分类,分析了年支出-年收入的散点图和层次聚类结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层次聚类

下图中动物 就是一种层次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函数

cls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group_size,linkage='ward')

linkage 参数说明:

  1. ward (默认值):每一个类簇的方差最小化
  2. average:每一个类簇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最小
  3. complete:每一个类簇之间的距离最大
  4. single:每一个类簇之间的距离最小
linkage : {"ward", "com
### 回答1: 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它将数据点聚在一起形成聚类。聚合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层次聚类方法,它通过不断将距离最近的类合并来形成最终的聚类结果。这种方法通常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首先将每个数据点看作一个单独的类,然后不断合并最相似的类直到所有类被合并为一个类为止。 ### 回答2: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聚类算法,也称为自底向上聚类。它的目标是将一组数据点划分为不同的聚类。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数据点视为一个单独的聚类,然后通过合并相似的聚类来构建更大的聚类,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 在聚类的过程中,agglomerative clustering通过计算两个聚类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它们是否应该合并。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有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初始时,每个数据点被视为一个单独的聚类,然后通过不断合并最相似的聚类来构建更大的聚类,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被合并到一个聚类中,或达到预先设定的聚类数量。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需要指定一个合并聚类的准则。常见的准则包括:最小距离(merge两个聚类中距离最近的点),最大距离(merge两个聚类中距离最远的点),平均距离(merge两个聚类中所有点的距离平均值)等。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的优点是算法简单易懂,容易实现,并且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的数量。然而,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此外,由于该算法的合并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聚类过程中一旦合并操作发生错误,将无法修正。 总之,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通过自底向上的方式逐步合并相似的聚类来构建更大的聚类。它的灵活性和简单性使得它成为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 回答3: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聚类算法,它属于无监督学习的范畴。在聚类过程中,它将每个样本视为一个簇,并将它们逐步合并成越来越大的簇,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 该算法的运行过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首先,将每个样本看作一个初始簇;其次,计算两两样本之间的距离,并构建一个距离矩阵;然后,选择距离最小的两个簇进行合并,并更新距离矩阵;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合并的过程中,常见的距离度量方法有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停止条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比如簇的数量达到预设的值、簇的直径或直接距离超过某个阈值等。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算法相比于其他聚类算法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的数量。由于采用了自底向上的合并策略,该算法能够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自适应地生成聚类结构。 然而,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的缺点在于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样本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此外,它对初始化非常敏感,不同的初始化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总之,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基于合并策略的聚类算法,具有无需预设聚类数量的优势,成功应用于图像分割、生物信息学和社交网络等领域。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