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1. 根据本章内文的说明,请找出目前全世界跑的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1)系统名称 (2)所在位置 (3)使用的 CPU 型号与规格 (4)总共使用的 CPU 数量 (5)全功率 操作 1 天时,可能耗用的电费 (请上台电网站查询相关电价来计算)。
2. 动动手实作题:假设你不知道你的主机内部的各项元件数据,请拆开你的主机机箱,并 将内部所有的元件拆开,并且依序列出:
CPU的厂牌、型号、最高频率;
内存的容量、接口 (DDR/DDR2/DDR3 等);
显卡的接口 (AGP/PCIe/内置) 与容量
主板的厂牌、南北桥的芯片型号、BIOS的厂牌、有无内置的网卡或声卡等
硬盘的连接接口 (SATA/SAS等)、硬盘容量、转速、缓冲内存容量等。然后再将 他组装回去。注意,拆装前务必先取得你主板的说明书,因此你可能必须要上网查 询上述的各项数据。
3. 利用软件:假设你不想要拆开主机机箱,但想了解你的主机内部各元件的信息时,该如 何是好? 如果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可使用CPUZ(http://www.cpuid.com/cpuz.php)这套软件,如果是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cat /proc/cpuinfo” 及使用“lspci”来查阅各项元件的型号;
4. 如本章图0.2.1所示,找出第四代 Intel i7 4790 CPU 的: (1)与南桥沟通的 DMI 带宽有 多大? (2)第二层高速缓存的容量多大? (3)最大 PCIe 信道数量有多少?并据以说 明主板上面 PCIe 插槽的数量限制。(请 google 此 CPU 相关数据即可发现)
5. 由 google 查询 Intel SSD 520 固态硬盘相关的功能表,了解 (1)连接接口、(2)最大 读写速度及 (3)最大随机读写数据 (IOPS) 的数据。
第一章
(要看答案请将鼠标移动到“答:”下面的空白处,按下左键圈选空白处即可察看) 实作题部 分:
1. 请上网找出目前 Linux 核心的最新稳定版与发展中版本的版本号码,请注明查询的日期 与版本的对应。
2. 请上网找出 Linux 的吉祥物企鹅的名字,以及最原始的图像文件画面。(提示:请前往 http://www.linux.org 查阅)
3. 请上网找出 Andriod 与 Linux 核心版本间的关系。(提示:请前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Android 查阅)
简答题部分:
1. 你在你的主机上面安装了一张网卡,但是开机之后,系统却无法使用,你确定网卡是好 的,那么可能的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因为所有的硬件都没有问题,所以,可能 出问题的地方在于系统的核心(kernel) 不支持这张网卡。
解决的方法,
(1)到网卡的 开发商网站,(2)下载支持你主机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 (3)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后, 就可以使用了。
2. 一个操作系统至少要能够完整的控制整个硬件,请问,操作系统应该要控制硬件的哪些 单元?根据硬件的运行,以及数据在主机上面的运算情况与写入/读取情况,
我们知道至 少要能够控制: (1)input/output control, (2)device control, (3)process management, (4)file management. 等等!
3.我在Windows上面玩的游戏,可不可以拿到Linux去玩?当然不行!因为游戏也是一个应 用程序 (application),他必须要使用到核心所提供的工具来开发他的游戏, 所以这个 游戏是不可在不同的平台间运行的。除非这个游戏已经进行了移植。
4. Linux本身仅是一个核心与相关的核心工具而已,不过,他已经可以驱动所有的硬件, 所 以,可以算是一个很阳春的操作系统了。经过其他应用程序的开发之后,被整合成为 Linux distribitions。
请问众多的distributions之间,有何异同?相同:
(1)同样使用 http://www.kernel.org 所释出的核心; (2)支持同样的标准,如 FHS、LSB 等; (3) 使用几乎相同的自由软件 (例如 GNU 里面的 gcc/glibc/vi/apache/bind/sendmail... ); (4)几乎相同的操作接口 (例如均使用 bash/KDE/GNOME 等等)。 不同:使用的 kernel 与各软件的版本可能会不同;各开发商加入的应用工具不同,使用的套件管理模 式不同(dpkg 与 RPM)
5. Unix 是谁写出来的? GNU 计划是谁发起的?Unix 是 Ken Thompson 写的,1973 年再 由 Dennis Ritchie 以 C 语言改写成功。 至于 GNU 与 FSF 则是 Richard Stallman 发起 的。
6. GNU 的全名为何?他主要由那个基金会支持?GNU 是 GNU is Not Unix 的简写,是个无 穷循环! 另外,这个计划是由自由软件基金会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 所支 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基础学习篇 第四版 1.6 本章习题 118 持的! 两者都是由 Stallman 先生所发起的!
7. 何谓多用户 ( Multi-user ) 多任务 ( Multitask )?Multiuser 指的是 Linux 允许多人同 时连上主机之外,每个使用者皆有其各人的使用环境,并且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资源! Multitask 指的是多任务环境,在 Linux 系统下, CPU 与其他例如网络资源可以同时进行 多项工作, Linux 最大的特色之一即在于其多任务时,资源分配较为平均!
8. 简单说明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GPL ) 与 Open Source 的精神:1. GPL 的授 权之软件,乃为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任何人皆可拥有他; 2. 开发 GPL 的团体 (或商业企业)可以经由该软件的服务来取得服务的费用; 3. 经过 GPL 授权的软件,其 属于 Open source 的情况,所以应该公布其源代码; 4. 任何人皆可修改经由 GPL 授权 过的软件,使符合自己的需求; 5. 经过修改过后 Open source 应该回馈给 Linux 社群。
9. 什么是 POSIX ?为何说 Linux 使用 POSIX 对于发展有很好的影响?POSIX 是一种标准 规范,主要针对在 Unix 操作系统上面跑的程序来进行规范。 若你的操作系统符合 POSIX ,则符合 POSIX 的程序就可以在你的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Linux 由于支持 POSIX ,因此很多 Unix 上的程序可以直接在 Linux 上运行, 因此程序的移植相当简 易!也让大家容易转换平台,提升 Linux 的使用率。
10. 简单说明 Linux 成功的因素?1. 借由 Minix 操作系统开发的 Unix like ,没有版权的纠 纷; 2. 借助于 GNU 计划所提供的各项工具软件, gcc/bash 等; 3. 借由 Internet 广为 流传; 4. 借由支持 POSIX 标准,让核心能够适合所有软件的开发; 5. 托瓦兹强调务 实,虚拟团队的自然形成!
第二章
请分析你的家用计算机,以你的硬件配备来计算可能产生的耗电量,最终再以计算出来 的总瓦数乘上你可能开机的时间, 以推估出一年你可能会花费多少钱在你的这部主机上 面?硬件里面包括 CPU/硬盘/主板/内存/显卡/屏幕等等都会消耗电力,同时电源供应器也 会消耗一部份的电力。 若有实际测量工具时,请使用测量结果来计算。若无测量工具, 请上网找出每个元件的最大理论消耗功率来计算。
问答题部分:
1. 一部计算机主机是否只要 CPU 够快,整体速度就会提高?不见得!一部计算机系统的速 度与整体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有关,每个元件皆会影响计算机的速度! 这包括了内存、 CPU、AGP与显卡速度,硬盘的速度以及其他相关的输入输出接口等等! 所以,如果您 的系统是升级的,那么还得必须要注意各个旧元件是否可以保留, 或者旧的可以用的元 件必须要舍弃! Linux 对于硬件的要求需要的考虑为何?是否一定要很高的配备才能安装 Linux ?
2. Linux 对于硬件的要求是因“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及主机的角色”而定的。例如一部专门用来运算 数值解析的 Linux 运算工作站,需要比较强大的 CPU 与足够的 RAM 来进行工作,至于 一般家庭用的仅用来做为 ADSL 宽带分享器的 Linux 主机,则只要 P-III 等级的计算机, 甚至 P-II 系列的等级,就可以很顺利的运行 Linux 了。
3. 一部好的主机在安装之前,最好先进行规划,哪些是必定需要注意的 Linux 主机规划事 项?依据上一题的答案内容,我们知道 Linux 对于硬件的要求是“因地制宜”地!所以,要 进行 Linux 的安装之前,一定需要规划 Linux 主机的定位与角色!因此, Linux 的主机是 否开放网络服务?这部主机的未来规划中,是否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这 部主机是否需 要提供很大的硬盘容量来服务客户端的使用?这部主机预计开放的网络服务内容? 等 等,都是需要经过考虑的,尤其未来的“套件选择安装”上面,更需要依据这些规划来设 置。
4. 请写下下列配备中,在 Linux 的设备文件名:
SATA硬盘: CDROM: 打印机: 软盘 机:
SATA硬盘:/dev/sd[a-d]
CDROM:/dev/cdrom
打印机:/dev/lp[0-2]
软盘机:/dev/fd[0-1]
5. 目前在个人计算机上面常见的硬盘与主板的连接接口有哪两个?有内置的 SATA 界面与 外接式的 USB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