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几个概念:
这些方法都是Object的方法,并不是线程的方法!
wait()方法
wait()方法使得当前线程必须要等待,等到另外一个线程调用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
当前的线程必须拥有当前对象的monitor,也即lock,就是锁。
线程调用wait()方法,释放它对锁的拥有权,然后等待另外的线程来通知它(通知的方式是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这样它才能重新获得锁的拥有权和恢复执行。
要确保调用wait()方法的时候拥有锁,即,wait()方法的调用必须放在synchronized方法或synchronized块中。
与sleep比较:
当线程调用了wait()方法时,它会释放掉对象的锁。
另一个会导致线程暂停的方法:Thread.sleep(),它会导致线程睡眠指定的毫秒数,但线程在睡眠的过程中是不会释放掉对象的锁的。
notify()方法
notify()方法会唤醒一个等待当前对象的锁的线程。
如果多个线程在等待,它们中的一个将会选择被唤醒。这种选择是随意的,和具体实现有关。(线程等待一个对象的锁是由于调用了wait方法中的一个)。
被唤醒的线程是不能被执行的,需要等到当前线程放弃这个对象的锁。
被唤醒的线程将和其他线程以通常的方式进行竞争,来获得对象的锁。也就是说,被唤醒的线程并没有什么优先权,也没有什么劣势,对象的下一个线程还是需要通过一般性的竞争。
notify()方法应该是被拥有对象的锁的线程所调用。
换句话说,和wait()方法一样,notify方法调用必须放在synchronized方法或synchronized块中。
wait()和notify()方法要求在调用时线程已经获得了对象的锁,因此对这两个方法的调用需要放在synchronized方法或synchronized块中。
线程同步通信实现demo:
传统线程同步通信技术,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主线程循环100次,又回到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再回到主线程又循环100次,如此循环50次
打印结果:
总结:
wait()和notify()方法要求在调用时线程已经获得了对象的锁,因此对这两个方法的调用需要放在synchronized方法或synchronized块中。synchronized保证了main和sub两个方法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在执行,那么bShouldSub值就是在判断该哪个方法执行。
执行过程可能为:sub()方法先执行(当然也可能是main方法先执行,只是bShouldSub==true,则会的wait),bShouldSub==true,执行for循环,之后设置bShouldSub=false,并唤醒等待线程,这时可能还是执行sub()方法(被唤醒的线程并没有什么优先权,也没有什么劣势,对象的下一个线程还是需要通过一般性的竞争),但此时bShouldSub==false,故执行while语句,wait,然后main()方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