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93
欢迎来到计算机网络专栏!在这个专栏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这一广泛使用的技术领域。无论你是编程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里都将为你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巧。
Srlua小谢
大三本科在读,阿里云专家博主,百度文小言校园大使,优快云校园主理人,优快云全栈领域新星创作者,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互联网平台初级开发工程师,易编橙·终身成长社群星球嘉宾,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三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优秀奖”,2023年第十二届“赢在广州”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创新奖”。新的一年,一起加油吧!
展开
-
计算机网络:TCP 的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这个例子展示了,在网络中,当路由器没有足够的缓存空间导致分组丢失时,源点的重传行为实际上会增加网络的负担,加剧拥塞问题,而不是缓解它。增大缓存,但未提高输出链路的容量和处理机的速度,排队等待时间将会大大增加,引起大量超时重传,解决不了网络拥塞;若网络中有许多资源同时产生拥塞,网络的性能就要明显变坏,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原创 2024-06-21 08:45:00 · 1629 阅读 · 84 评论 -
计算机网络: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TCP 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 TCP 传送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一个 TCP 报文段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而 TCP 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TCP 报文段首部的前 20 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有 4n 字节是根据需要而增加的选项 (n 是整数)。因此 TCP 首部的最小长度是 20 字节。原创 2024-06-20 22:19:50 · 1761 阅读 · 44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传输中的三部曲:连接、通信与释放
A 在发送完最后一个 ACK 报文段后,再经过时间 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箭头旁边的字,表明引起这种变迁的原因,或表明发生状态变迁后又出现什么动作。TCP 的有限状态机可以更清晰地看出 TCP 连接的各种状态之间的关系。每个方框中的大写英文字符串是 TCP 标准所使用的 TCP 连接状态名。状态之间的箭头表示可能发生的状态变迁。原创 2024-06-17 23:41:38 · 1491 阅读 · 86 评论 -
以太网CSMA/CD协议:通信原理、碰撞检测与退避机制深度解析
B 若在 A 发送的信息到达 B 之前发送自己的帧 (因为这时 B 的载波监听检测不到 A 所发送的信息),则必然要在某个时间和 A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原创 2024-04-09 23:19:37 · 6771 阅读 · 15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由于 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总的来说,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通过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与控制以及链路接入等功能,确保了局域网内部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链路层采用一系列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如零比特填充、字符填充等,以避免数据中的特定比特模式被误解为控制信息。这确保了数据的直接和高效传输。原创 2024-04-04 08:30:00 · 1948 阅读 · 34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协议 PPP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 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 0x7D 字节,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这些分组及其响应选择一些 PPP 参数,并进行网络层配置,NCP 给新接入的 PC 机分配一个临时的 IP 地址,使 PC 机成为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最后释放的是物理层的连接。最大传送单元 —— 必须对每一种类型的点对点链路设置最大传送单元 MTU 的标准默认值,促进各种实现之间的互操作性。差错检测 —— 能够对接收端收到的帧进行检测,并立即丢弃有差错的帧。原创 2024-04-02 08:00:00 · 1864 阅读 · 11 评论 -
数据链路层之信道:数字通信的桥梁与守护者
是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如果数据中的某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恰好和 SOH 或 EOT 一样,数据链路层就会错误地“找到帧的边界”。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 P,那么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得到的 (k + n) 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 (n + 1) 位的。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送出去。原创 2024-03-31 08:00:00 · 1445 阅读 · 41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中的数字传输系统全景概览解析
SDH 的基本速率为 155.52 Mbit/s,称为第 1 级同步传递模块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即 STM-1,相当于 SONET 体系中的 OC-3 速率。现已定义了从 51.84 Mbit/s (即OC-1) 一直到 9953.280 Mbit/s (即 OC-192/STS-192) 的标准。在互联网的发展初期,用户都是利用电话的用户线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 ISP 的,电话用户线接入到互联网的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56 kbit/s。原创 2024-03-25 09:35:50 · 1485 阅读 · 18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信道复用技术概念解析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S 站的码片序列:(–1 –1 –1 +1 +1 –1 +1 +1)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bit/s,同时 S 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数值的 m 倍。令向量 S 表示站 S 的码片向量,令 T 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码片向量。希望在这里,我们能一起探索IT世界的奥妙,提升我们的技能。原创 2024-03-23 16:07:53 · 1884 阅读 · 4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概览
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约为 108 MHz 的量级,因此一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目前其他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即高频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传输速率低。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希望在这里,我们能一起探索IT世界的奥妙,提升我们的技能。原创 2024-03-23 15:47:03 · 1503 阅读 · 35 评论 -
深入理解数据通信:从物理层基础到信道容量极限
✨✨ 欢迎大家来访Srlua的博文(づ ̄3 ̄)づ╭❤~✨✨我是Srlua小谢,在这里我会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希望在这里,我们能一起探索IT世界的奥妙,提升我们的技能。🔮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procedure)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原创 2024-03-18 19:29:02 · 1296 阅读 · 12 评论 -
网络协议与层次划分:探索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实际上,现在的互联网使用的 TCP/IP 体系结构有时已经发生了演变,即某些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IP层,或甚至直接使用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负责做与网络接口细节有关的工作,例如:规定传输的帧格式,帧的最大长度等。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原创 2024-03-14 11:28:43 · 2806 阅读 · 78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与非性能特征解析
这些非性能特征与网络的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因为一个网络的性能受到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可扩展性指的是网络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用户数量,而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或不稳定的情况。易于管理和维护指的是网络系统的监控、配置、故障排除和更新等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时延(delay 或 latency)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比特(bit )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原创 2024-03-13 19:03:24 · 1729 阅读 · 50 评论 -
互联网架构与通信机制:从边缘到核心的深度解析
这种直接连接方法所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方( N )成正比。自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端系统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如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当然也可以是某个ISP。小的端系统可以是一台普通个人电脑,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甚至是一个很小的网络摄像头。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原创 2024-03-13 02:01:47 · 1375 阅读 · 47 评论 -
数字脉搏:互联网的演进与社会脉络
任意把几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不管采用什么协议),并能够相互通信,这样构成的是一个互连网(internet),而不是互联网(Internet)。(World Wide Web)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互联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云表示的网络里面就只剩下许多路由器和连接这些路由器的链路,把有关的计算机画在云的外面。原创 2024-03-12 17:37:48 · 1831 阅读 · 56 评论 -
网络基础与通信原理:构建数字世界的框架
但是正因为UDP协议的控制选项较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延迟小、数据传输效率高,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程序,或者可以保障可靠性的应用程序,如DNS,TFTP,SNMP等。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不同的厂商的计算机之间采用的都是本厂的通信协议,不同厂商间的计算在上世纪70年代,机是无法通信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SO组织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目的是写出一套公共通信协议,实现不同厂商计算机之间通信互联。Bachman 参加了ANSI早期的会议,并提交了他的七层模型,这个模型就成了提交ISO专委会的唯一的一份草案。原创 2024-02-21 00:13:10 · 1481 阅读 · 4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