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

从5月19号从深圳回到重大,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里面,认真看了两本书,一本是effective java,另一本是大话设计模式,感觉又懂了好多东西。经过在公司将近一年的实习,对编程总算是有了一些体会,算是基本入门了吧。现在再看书的时候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至于不知所云,感觉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有时候还可以融会贯通一些知识。在看程序员在杂志的时候,提到程序员分级的问题,感觉自己的计算机基础还不太好,以前学过的东西,像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东西都是似懂非懂。考虑在公司里面的工作强度,虽然经常要加班,但应该还是能够挤出时间来系统的学一下这些、算法导论基础知识,短时间内可能不如多学一些语言类、工具类的技术更见成效,但从将来的进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去学过这些东西,所花的时间不多,现在想来应该是一些逆反心理造成的,如今毕业了,这些必要的知识还是要仔细掌握的,如果将来有时间,还可以再学习下编译原理,这个有些难度,不过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公司虽然是一个做业务的公司,但在技术上并不逊色,很多东西都值得学习,三年的时间,用心的话,可以学到比大多数读研的都要多的东西。工作让我心情愉快,压力其实更多的是动力,学习也可以让人感到充实。一直想要去北京,却也一直没能如愿,高考的时候,考研的时候(放弃了),保研(挂了一科),工作又去了深圳,以后想去北京的难度估计很大,主要在于户口问题。关于回北京的打算,我还要好好想一想,深圳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从生活上说并不比北京差,各种设施也算齐全,玩的地方也不算少,软件公司也很多并且质量也不差。回北京的目的,首先是从家庭的因素考虑的,北京离家很近又处于北方,生活很习惯也很方便,可以放心安家,我是个恋家的人,离家太远太久会让我感到很难受,虽然这几年在家的时间很少,但一年也有两次,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家里,工作之后恐怕一年只能回去一次,最多两次了,从公司那些老员工来看,一般都是一年一次,而且大多是南方人,离家很近(相对来说),回去比较方便,深圳北京两地往返花费不小,也耗费时间精力,主要是回去的机会太少,不像在北京周末都可以随时回去。在深圳这边应该会待满三年的时间,到下次续约的时候如果没有跳槽的意愿的话我想回北研工作,这样就可以离家近一点,至于户口这些,暂时就不计较了,反正还年轻,机会总会有的。计划毕竟是计划,能不能顺利实现还未可知,不过终究现在长大了些,不会再像上学的时候那么任性,凡事会多考虑一点,不能事事都由着自己的好恶,不过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多虑的人,有时候会犹豫不决,这真是挺矛盾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心里面最安静的时候,以前总是在这种时候胡思乱想,有时候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日后看看其实还是挺有感触的。经常想想大学这几年,需要总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点一滴地把这些记录下来,估计要花些时间,好在所有的这些都是值得的,多总结才能进步的快。在大学之前被劝告要多听别人意见,我觉得我自己有时候听是确实听了,但没有照实去做,一个人能不能上进,关键还是要看毅力啊,信念和勇气毕竟都需要坚持。很早的时候我就懂得了做事要尽量不要让自己后悔,在好多问题上,我也确实做到了,但那毕竟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而在一些方向上或长期的问题上,就很不好解决,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能不能坚持,谁都想多学一点,多收获一点,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这些也许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深圳的时候也应该是心无旁骛,多试着多学一点,总是有好处的,即使不能时时坚持,至少不能荒废第二次机会。来到深圳其实也纯属机缘巧合,既然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回到学校看到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的去向都还可以,也许我们有时候是把自己或把自己身边的人看得太低了,自信多一点,机会也就多一点。当然付出多一点,收获也就多一点,都是为自己谋福利,从单纯自私自利的角度来看,也是没有理由浪费时间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