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一些内存地址对齐的题,总觉得理解的不是很清楚,于是决定研究一番,遂有此文。
本文以32位机来说明内存地址对齐问题。
内存构成
通常采用4组存储体,每组存储体存储一个字节。如下图所示,每组数据线对应一个存储体,共4组存储体,32位数据线。
给定一个地址后,一次性读取32位,即4个字节。
比如给定地址0x1004,则,数据X0,X1,X2,X3一起被读出来。然而,如果Y的四个字节以上述形式存放,
这样存放Y的地址为0x100D,此时,仍然是读取0x100C所指向的区域,读取到CPU后,扔掉第一块无用数据,
然后在读取0x1010指向的四块区域,然后扔掉后三块。
32 bit microprocessors do not use the address lines A1 and A0for addressing memory
即最低两位地址线不被使用,这样,寻址的时候忽略后两位。比如上述Y的寻址,Y的地址为0x100D,
忽略后两位,取0x100C。所以说如果请求的地址不是4的倍数,读取仍然按照4的倍数进行读取。
内存对齐
对齐定义:数据存储首地址是某个数K的倍数,这个K叫做“对齐系数”。
对齐系数:每个特定平台上的编译器都有自己的默认“对齐系数”(也叫对齐模数)。程序员可以通过预编译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