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各种PM社区中,大家给产品经理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就像描述“桔子是什么?”将桔子和苹果在颜色、口感、形状等多个维度上做一比较,才能知道桔子是什么滋味。对比不同类型产品经理的区别,也会对这个岗位的本质和边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笔者在YY语音做过2年多的客户端和APP产品经理,后来去了一家手机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后台系统。虽然无论之前还是现在看两种产品都有太多不同——比如一个被认为用来约炮的APP和一个手机维修业务管理系统——但在其中的角色都叫“产品经理”,需求调研、策划、设计、撰写文档、跟进开发测试,一样都不少。那么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2C产品的本质是人性,2B产品的背后是业务
首先要界定下,这里讨论的2C、2B产品的范畴。2C产品也常被叫做大众产品、个人产品、前端产品,是面向个人用户的,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提供娱乐、社交、工具等价值。2B产品也被称作系统产品、后端用户,是面向业务的,被内部的业务部门或外部的团队、公司等组织使用,间接服务终端用户,比如OA、供应链系统、单据管理系统等。
2C产品直接服务于个人,是像你、我一样的活生生的人。我使用这个产品,是为了满足人性中各种各样的欲望。比如我想摆脱孤独,想能时刻跟人保持联系,所以我使用微信;我喜欢看美女,享受与美女间亲密互动,所以我用YY;我喜欢刷微信、玩手机,可是手机越用越慢,很不爽,所以我用猎豹清理大师。
而2B产品虽然也是被“人”所使用,但这个人不是张三、李四,而是客服专员、维修工程师——用户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所属的团队、部门、公司等业务组织。使用这个产品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他要通过这个系统来完成某种业务。
2C产品间的区别是目标人群和场景不同,而2B产品间的区别是业务不同。
2C产品设计更偏感性,2B产品更偏理性
各种产品方法论中最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用户痛点”。满足了用户某个痛点的2C产品产品才可能被使用、被传播,进而生存下来。
而“痛”是一种主观的感觉,通过理性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痛”未必真的痛。2C产品经理需要有很强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