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Apache Doris 构建数据仓库的方案和具体例子。Doris 以其高性能、易用性和实时能力,成为构建现代化数据仓库(特别是 OLAP 场景)的优秀选择。
一、为什么选择 Doris 构建数据仓库?
Doris(原名 Palo)是一个基于 MPP 架构的高性能、实分析型数据库,非常适合作为数据仓库(DW)和即席查询(Ad-hoc Query)的解决方案。
核心优势:
-
极高性能:
-
列式存储、向量化执行引擎、预聚合(物化视图)。
-
支持高并发点查询,响应延迟可低至毫秒级。
-
-
简单易用:
-
兼容 MySQL 协议,使用标准 SQL,学习和使用成本极低。
-
无需依赖 Hadoop 生态(HDFS/Hive/Spark)的繁重组件,架构简单,运维方便。
-
-
实时分析:
-
支持实时数据导入(如通过 Routine Load 消费 Kafka 数据),从数据产生到可查询可达秒级延迟。
-
-
统一化:
-
一个系统同时支持离线批量数据和实时流式数据的导入与分析,避免了 Lambda 架构的复杂性。
-
-
联邦查询:
-
支持通过 ODBC/MySQL 外表功能查询其他数据源(如 MySQL, PostgreSQL, Elasticsearch, Hive 等),方便地整合现有数据。
-
二、典型数据仓库架构方案(基于 Doris)
二、典型数据仓库架构方案(基于 Doris)(文字描述版)
整个数据流向可以清晰地分为四个层级,数据从左向右流动:
数据源层 (Data Sources) -> 数据处理与导入层 (Data Ingestion) -> 数据存储与建模层 (Data Storage & Modeling) -> 数据应用层 (Data Application)
1. 数据源层 (Data Sources)
-
业务数据库 (MySQL/PostgreSQL等): 通过 Change Data Capture (CDC) 工具(如 Canal, Debezium)实时捕获数据变更,并将变更日志推送到消息队列。
-
应用日志/点击流: 通过日志收集工具(如 Logstash, Flume)或实时计算框架(如 Flink)进行初步处理后,写入消息队列。
-
离线数据文件: 来自其他数据处理系统(如 Spark, Hive 作业)的批量数据文件,通常以列式格式(如 Parquet, ORC)存放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 HDFS)或对象存储(如 S3)上。
2. 数据处理与导入层 (Data Ingestion)
这是 Doris 与数据源对接的关键环节,它提供了多种灵活的导入方式:
-
对于实时数据流 (Kafka): 使用 Routine Load 功能。Doris 可以作为一个消费者,持续地从 Kafka 主题中拉取数据,并近乎实时地(秒级延迟)导入到内部表中。
-
对于批量数据文件 (HDFS/S3): 使用 Broker Load 功能。Doris 通过部署的 Broker 节点,并行地读取远端存储上的大量数据文件,并高效地导入到内部表中。也可以使用 Spark-Doris-Connector 从 Spark 直接写入。
3. 数据存储与建模层 (Data Storage & Modeling in Doris)
这是 Doris 的核心,数据在这里被有序地组织和管理。
-
采用经典的数仓分层思想:
-
明细层 (DWD): 通常创建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6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