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IO

🏞️1. 系统文件I/O

📖1.1 接口介绍

操作文件,除了语言级别的接口,我们还可以采用系统接口来进行文件访问.

open()接口介绍: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pathname要打开或者创建的目标文件

flags打开文件时,可以传入多个参数选项,用下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常量进行"或"运算,构成flags.

选项:

O_RDONLY:只读打开
O_WRONLY:只写打开
O_RDWR:读、写打开,这三个常量,必须指定一个且只能指定一个

O_CREAT: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它,需要指明mode选项,来指明新文件的访问权限

O_APPEND:追加写

image-20221119000130029

返回值:

成功:新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失败:-1

介绍了这个接口之后,让我们先来简单使用一下它:

int fd = open("test.txt", O_CREAT | O_WRONLY | O_TRUNC);

函数open()接受一些不同的标志. 在本例中,程序创建文件(O_CREAT),只能写入该文件,因为以(O_WRONLY)这种方式打开,并且如果该文件已经存在,则首先将其截断为0字节大小,删除所有现有内容(O_TRUNC).

write()系统调用: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int main()
{
    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ssize_t s = write(fd, "aaa", 3);

    close(fd);

    return 0;
}

read()的第一个参数是文件描述符,从而告诉文件系统读取哪个文件,一个进程当然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因此文件描述符fd使操作系统能够知道某个特定的读取引用了哪个文件.

第二个参数指向一个用于放置read()结果的缓冲区.

第三个参数是缓冲区的大小.

📖1.2 creat系统调用

补充:creat()系统调用

创建文件的旧方法是调用creat(),如下所示:

int fd = creat("foo");

你可以认为creat()open()加上以下标志:O_CREAT | O_WRONLY | O_TRUNC,因为open()可以创建一个文件,所以creat()的用法有些失宠(实际上,它可能就是实现对open()的一个库调用),然而,它确实在UNIX知识中占有一席之地.

📖1.3 理解fd文件描述符

open()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返回值: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只是一个整数,是每个进程私有的,在Linux系统中用于访问文件,因此,一旦文件被打开,你就可以使用文件描述符来读取或写入文件,假如你有权这样做.

那么,我们所,open()系统调用的返回值是文件描述符,不妨我们将它打印出来看看:

image-20221119011839501

观察结果为:3

接下来,不妨我们多创建几个文件看看:

int main()
{
    int fd1 = open("test1.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int fd2 = open("test2.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int fd3 = open("test3.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int fd4 = open("test4.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int fd5 = open("test5.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printf("fa1: %d\n", fd1);
    printf("fa2: %d\n", fd1);
    printf("fa3: %d\n", fd1);
    printf("fa4: %d\n", fd1);
    printf("fa5: %d\n", fd1);


    close(fd1);
    close(fd2);
    close(fd3);
    close(fd4);
    close(fd5);

    return 0;
}

image-20221119012243839

image-20221119013219987

image-20221119014518131

image-20221119015434904

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在files_struct数组中,找到当前没有被使用的一个最小的下标,作为新的文件描述符.

📖1.4 不按顺序的读取和写入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如何读取和写入文件,但所有访问都是顺序的,也就是说,我们从头到尾读取一个文件,或者从头到尾写一个文件,但是,有时能够读取或写入文件中的特定偏移量是有用的,例如:如果在文本文件上构建了索引并利用它来查找单词,最终可能会从文件中的某些随机偏移量中读取数据,为此,我们将使用lseek()系统调用,下面是函数原型:

off_t lseek(int fd, off_t offset, int whence);
If whence is SEEK_SET, the offset is set to offset bytes.
If whence is SEEK_CUR, the offset is set to its current location plus offset bytes.
If whence is SEEK_END, the offset is set to the size of the file plus offset bytes.

📖1.5 文件重命名

有了一个文件后,有时需要给一个文件一个不同的名字,在命令行键入时,这是通过mv命令完成的,在下面的例子中,文件foo被重命名为bar.

prompt> mv foo bar

利用strace,我们可以看到mv使用了系统调用rename(char* old, char* new),它只需要两个参数:文件的原来名称和新名称.

rename()调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保证:它通常是一个原子调用,无论系统是否崩溃,如果系统在重命名期间崩溃,文件将被命名为旧名称或新名称,不会出现奇怪的中间状态.

int fd = open("foo.txt.tmp", O_WRONLY|O_CREAT|O_TRUNC);
write(fd, buffer, size); // write out new version of file
fsync(fd);
close(fd);
rename("foo.txt.tmp", "foo.txt");

这个例子中,编辑器做的事很简单:将文件的新版本写入临时名称(foot.txt.tmp),使用 fsync()将其强制写入磁盘. 然后,当应用程序确定新文件的元数据和内容在磁盘上,就将临时文件重命名为原有文件的名称. 最后一步自动将新文件交换到位,同时删除旧版本的文件,从而实现原子文件更新.

🌁2. 理解Linux下一切皆文件

在文件描述符中,0、1、2分别对应stdin, stdout, stderr,可是stdin是键盘,stdout是显示器,这也用文件来标识吗?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用文件来标识硬件呢?又如何理解Linux下一切皆文件?

image-20221207223126573

所以,当我们要向硬盘中写入数据时,操作系统的内存文件系统为硬盘创建一个struct file结构,并将struct file结构体中的读写方法函数指针指向对应硬盘的驱动读写方法,当我们想要写入数据时,用struct file中的读写方法便可以完成我们的操作,也实现了以统一的方式看待所有的设备,即Linux下一切皆文件.

🌠3. 理解重定向

📖3.1 重定向原理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关闭了stdout
    close(1);
    int fd = open("log.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

    if(fd < 0)
    {
        perror("open");
        return 0;
    }

    fprintf(stdout, "打开文件成功, fd: %d\n", fd);

    fflush(stdout);
    close(fd);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进程将自己的stdout关闭,然后打开一个文件,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遍历文件描述符表,将第一个未分配的下标分配给当前打开的文件,也就是说,fd1,当我们向stdout中写入数据时,即对应fd为1的文件,本应该写到显示器上的内容就写入到了log.txt中,这不就是重定向吗?

重定向原理:

image-20221207224444432

📖3.2 dup2系统调用

#include <unistd.h>

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dup2系统调用的作用是将本应该写入newfd中的内容写到oldfd中.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int fd = open("log.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

    if(fd < 0)
    {
        perror("open");
        return 0;
    }

    //将本该写入到文件描述符1中的内容写入到fd中
    dup2(fd, 1);
	
    fprintf(stdout, "打开文件成功, fd: %d\n", fd);

    fflush(stdout);
    close(fd);

    return 0;
}

🌿4. 理解缓冲区

📖4.1 什么是缓冲区

缓冲区的本质就是一段内存.

📖4.2 为什么要有缓冲区?

  1. 解放使用缓冲区的进程时间,可以只将写入放在缓冲区中,就可以做其他任务
  2. 缓冲区的存在可以集中处理数据刷新,减少IO次数,从而达到提高整机效率的目的.

📖4.3 缓冲区存在哪里?

对于我们在进行文件操作时,缓冲区其实是封装在文件FILE结构体中的,可以通过设置刷新策略,来决定什么时候将缓冲区的数据刷新,即什么时候调用write()系统调用.

刷新的本质:把缓冲区的数据write到OS内部,清空缓冲区.

缓冲区存在FILE内部,在C语言中,我们每次打开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对应的FILE* 返回,那么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fd和属于它自己的语言级别缓冲区.

接下来,我们可以自己试着封装一个FILE来模拟一下这个缓冲区的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clude<assert.h>

#define NUM 1024

#define NONE_FLUSH 0x0
#define LINE_FLUSH 0x1
#define FULL_FLUSH 0x2

typedef struct _MyFILE
{
    int _fileno;
    char _buffer[NUM];
    int _end;
    int _flags;  //fflush method
}MyFILE;

MyFILE* my_fopen(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method)
{
    assert(filename);
    assert(method);

    int flags = O_RDONLY;

    if(strcmp(method, "r") == 0)
    {}
    else if(strcmp(method, "r+"))
    {}
    else if(strcmp(method, "w") == 0)
    {
        flags =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
    else if(strcmp(method, "w+") == 0)
    {}
    else if(strcmp(method, "a") == 0)
    {
        flags = 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
    else if(strcmp(method, "a+") == 0)
    {}

    int fileno = open(filename, flags, 0666);
    if(fileno < 0)
    {
        return NULL;
    }

    MyFILE* fp = (MyFILE*)malloc(sizeof(MyFILE));
    if(fp == NULL)
        return fp;
    
    memset(fp, 0, sizeof(MyFILE));
    fp->_fileno = fileno;
    fp->_flags |= LINE_FLUSH;
    fp->_end = 0;

    return fp;
}

void my_fflush(MyFILE* fp)
{
    assert(fp);

    if(fp->_end > 0)
    {
        write(fp->_fileno, fp->_buffer, fp->_end);
        fp->_end > 0;
        syncfs(fp->_fileno);
    }
}

void my_fwrite(MyFILE* fp, const char* start, int len)
{
    assert(fp);
    assert(start);
    assert(len > 0);

    //将数据写入缓冲区
    strncpy(fp->_buffer + fp->_end, start, len);
    fp->_end += len;

    if(fp->_flags & NONE_FLUSH)
    {}
    else if(fp->_flags & LINE_FLUSH)
    {
        if(fp->_end > 0 && fp->_buffer[fp->_end - 1] == '\n')
        {
            //写到内核中
            write(fp->_fileno, fp->_buffer, fp->_end);
            fp->_end = 0;
            syncfs(fp->_fileno);
        }
    }
    else if(fp->_flags & FULL_FLUSH)
    {}
}

void my_fclose(MyFILE* fp)
{
    my_fflush(fp);
    close(fp->_fileno);
    free(fp);
}

🍁5. 硬链接和软链接

在谈论软硬链接之前,我们先使用一下它:

建立软链接:

image-20221208135300869

建立硬链接:

image-20221208135508917

image-20221208135628918

那么,我们明显观察到了软链接和硬链接的一个不同:

软链接的inode编号与它所链接的文件不同,而硬链接的inode编号与它所链接的文件是相同的.

其实,软链接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而硬链接就是单纯在Linux指定的目录下,给指定的文件新增文件名和inode编号的映射关系.

怎么使用软硬链接呢?

首先我们来看软链接的使用

现在,我们在距离当前目录较远的目录下建立一个可执行程序:

image-20221208140510707

如果不使用软链接,我们在执行可执行程序的时候就需要带上指定路径,但有了软链接,我们就可以在当前目录下为它建立一个软链接,从而直接执行它:

image-20221208140719874

硬链接的使用:

在使用硬链接之前,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叫硬链接数的概念:

image-20221208140942036

硬链接数本质就是该文件inode属性中的一个计数器,标识有几个文件名和我的inode建立了映射关系.

一个普通文件的默认硬链接数就是1,因为它自己的文件名就和它的inode建立了映射.

创建一个空的目录,它的默认链接数是2:

image-20221208141337659

因为除了它自己的文件名和自己的inode建立了链接,在它的目录下,还有一个.与它的inode也建立了映射.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Linux下的基础IO操作教程。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我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并按照系统级指令的要求来组织回答。首先,用户提到引用了四个不同的来源,其中引用了Linux基础IO、进程控制、文件操作以及标准IO和系统调用IO的区别等内容。 首先,我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解释Linux基础IO操作。根据引用[2],Linux中一切皆文件,包括标准输入输出和硬件外设,所以应该从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开始。然后,引用[3]和[4]提到了标准IO和系统调用IO的区别,需要详细说明两者的不同以及使用场景。用户可能对如何打开、读写文件,以及文件描述符的管理感兴趣。 接下来,按照系统级指令,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需要用$...$格式,但在这个问题中可能数学公式较少,更多是代码和命令。独立公式如果需要的话用$$...$$,不过可能这里不需要。需要检查LaTeX语法是否正确,使用中文回答,并生成相关问题。 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需要将相关知识组织成教程。例如,文件描述符的概念、系统调用如open、read、write、close的使用,标准库函数如fopen、fread、fwrite,以及两者的区别和选择。此外,可能需要提到文件权限、缓冲机制等。 还要注意引用标识的正确添加,例如在提到一切皆文件时引用[^2],在标准IO和系统调用IO的区别时引用[^3],在提到fwrite参数时引用[^4]。同时,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基础IO操作的教程,因此需要涵盖基本操作步骤、常用函数和示例代码。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包括系统调用与标准库函数的比较、文件描述符的管理、缓冲机制的影响等。 现在需要将这些内容整合成一个结构清晰的中文回答,符合用户指定的格式,包括代码块和引用标注,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列表。</think>### Linux 基础 IO 操作教程 #### 一、文件描述符与“一切皆文件”原理 在 Linux 中,所有硬件设备(如键盘、显示器)和软件资源(如普通文件)均被视为**文件对象**。操作系统通过统一的接口(读方法、写方法)驱动这些对象,并使用文件描述符(`fd`)进行管理。例如,标准输入(键盘)对应 `fd=0`,标准输出(显示器)对应 `fd=1`,标准错误对应 `fd=2`[^2]。 #### 二、系统调用 IO 操作 1. **打开文件** 使用 `open` 函数: ```c #include <fcntl.h> int fd = open("test.txt", O_RDWR | O_CREAT, 0644); // 权限模式 0644 ``` - 参数:文件名、标志位(如 `O_RDONLY` 只读)、权限 - 返回值:成功返回文件描述符,失败返回 -1 2. **读写文件** - `read` 函数: ```c ssize_t num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 返回实际读取字节数 ``` - `write` 函数: ```c ssize_t num = write(fd, "Hello", 5); // 返回实际写入字节数 ``` 3. **关闭文件** ```c close(fd); // 释放文件描述符 ``` #### 三、标准 IO 库函数 标准 IO(如 `fopen`)通过**用户空间缓冲区**提升效率,适合高频小数据操作[^3]。 1. **打开文件** ```c FILE* fp = fopen("test.txt", "r+"); // 模式包括 "r"(读)、"w"(写) ``` 2. **读写操作** - `fread`: ```c size_t count = fread(buffer, sizeof(char), 100, fp); // 读取100个char类型数据 ``` - `fwrite`: ```c fwrite("Data", 1, 4, fp); // 参数:数据指针、块大小、块数量、文件指针 ``` 3. **关闭文件** ```c fclose(fp); // 刷新缓冲区并关闭 ``` #### 四、系统调用 IO 与标准 IO 的选择 | **场景** | **推荐方法** | **原因** | |------------------------|-------------------|-----------------------------| | 高频小数据读写 | 标准 IO(如 `fprintf`) | 缓冲区减少系统调用次数 | | 直接访问硬件驱动程序 | 系统调用 IO | 绕过缓冲区,直接操作底层 | #### 五、关键概念解析 - **文件描述符表**:每个进程独立维护,通过 `fd` 索引内核中的文件对象。 - **缓冲机制**:标准 IO 的三种缓冲模式(全缓冲、行缓冲、无缓冲)通过 `setvbuf` 设置。 ```c // 示例:复制文件内容(系统调用 IO)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 { int src_fd = open("src.txt", O_RDONLY); int dest_fd = open("d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0644); char buf[1024]; ssize_t num; while ((num = read(src_fd, buf, sizeof(buf))) > 0) { write(dest_fd, buf, num); } close(src_fd); close(dest_fd); return 0;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沉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