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MySQL 的默认存储引擎为 InnoDB?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码炫码哥,前中兴通讯、美团架构师,现任某互联网公司CTO,兼职码炫课堂主讲源码系列专题


代表作:《jdk源码&多线程&高并发》,《深入tomcat源码解析》,《深入netty源码解析》,《深入dubbo源码解析》,《深入springboot源码解析》,《深入spring源码解析》,《深入redis源码解析》等


联系qq:184480602,加我进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对抗互联网寒冬。码炫课堂的个人空间-码炫码哥个人主页-面试,源码等

回答

MySQL 的默认存储引擎从 5.5 版本开始被设置为 InnoDB。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高可靠和高性能特点,具体如下:

  • 事务支持:InnoDB 支持事务处理,遵循 ACID 原则,这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 行级锁定和 MVCC:相比于 MyISAM 的表级锁,InnoDB 提供了行级锁定。行级锁定减少数据库操作间的锁定竞争,提高了 MySQL 的并发。同时,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InnoDB 能有效降低锁的竞争,提升读取性能。
  • **支持聚簇索引:**InnoDB 使用聚簇索引作为其主要数据存储机制,它将数据行直接存储在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可减少数据访问 IO 次数,提升查询性能。
  • 外键约束:InnoDB 支持外键约束,通过外键约束,可确保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这对于维护数据库的引用完整性非常重要。
  • 崩溃恢复能力:InnoDB 通过日志文件和缓冲池的设计,使得 MySQL 具备了非常好的恢复能力。即便系统发生故障,也能保证数据不丢失,快速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

扩展

MySQL 不同存储引擎对比:

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外键支持锁级别适用场景
InnoDB行级适合大多数场景,尤其是需要高可靠性和性能的应用
MyISAM表级读多写少的应用,简单的Web应用
MEMORY表级临时表,需要快速访问非关键数据的场景
Federated访问远程 MySQL服务器上的数据
CSV表级与使用 CSV 格式的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导入导出
Archive行级存储大量的归档或历史数据
Blackhole复制设置中,数据不需要本地存储的场景
NDB行级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库场景

InnoDB 架构

从 MySQL 官网的架构图可以看到 InnoDB 主要分为内存结构和磁盘结构。主要包含如下核心组件:

1、缓冲池(Buffer Pool)

InnoDB 使用缓冲池来缓存数据和索引,减少对磁盘的读写操作。这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内存访问速度远快于磁盘。

2、日志缓存区(Log Buffer)

事务日志首先会写入日志缓冲区,随后异步地刷新到磁盘上的日志文件中。这种机制为 InnoDB 的持久性和快速恢复提供保证。

3、重做日志(Redo Log)

Redo Log 在数据库发生崩溃时重做事务,确保事务的持久性。Redo Log 是 InnoDB 实现事务ACID属性中的"D"(持久性)的关键。

4、撤销日志(Undo Log)

Undo Log 支持事务的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Undo Log 记录了事务开始前的数据状态,如果事务失败或被回滚,可以利用 Undo Log 恢复数据。

5、双写缓存区(Doublewrite Buffer)

Doublewrite Buffer 用于防止半页写失败导致的数据损坏。在写入数据页到磁盘之前,首先将数据写入双写缓冲区,然后再写入实际的数据页位置。

6、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InnoDB 会根据表的访问模式,动态创建哈希索引以加快访问速度。这是一个优化读操作性能的高级特性。

7、后台线程

InnoDB 有多个后台线程负责如清理、合并插入缓冲、刷新缓冲池中的脏页到磁盘等任务,以保证系统运行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