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队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数据结构,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各种应用系统中大量使用。今天咱们就来盘它。
下面是一个环形队列的示意图:
环形队列,有两个指针:头指针和尾指针。在队尾写入,移动尾指针;从队列头部读取,移动头指针。
环形队列,是一种特殊的队列。因此具有队列的显著特征:先进先出。
其特殊性在于"环形", 内存空间可以不断重复使用,无需频繁分配和释放内存。并且,可以非常容易实现无锁的数据结构,在多生产者多消费者的多线程并发场景中,效率非常高。
今天,我们先来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环形队列。后续文章,再不断为其增加更加强悍的特性。
通常,我们用一个数组来实现环形队列。数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写入超过数组末尾时,会回绕至数组开始位置继续写入。读取至数组尾部也会回绕。
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当头指针和尾指针相遇时,需要准确判断出,环形队列是空,还是满,从而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写入,是否能够继续读取。
我们用一个变量 same_cycle,来完成对环形队列空/满的判断。具体逻辑如下:
1)初始,head = 0, tail = 0,都指向环形队列的位置0处。我们把head或tail指针,在环形队列中转了完整一圈,叫一个轮次。初始,same_cycle = 1(true), 表示head和tail 两个指针是同一轮次的。
2)写入时,如果队列已满,则无法写入,直接返回失败。如果队列未满,则在tail 位置写入,tail移动至下一个位置(可能会回绕)。如果下一个位置为数组位置0,则表示开始了一个新的轮次,因此设置 same_cycle = 0(false)。
3)读取时,如果队列已空,则无法读取,直接返回失败。如果队列未空,则从head位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