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值的作用:
人们从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概念:
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个补充,边界值一般都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值去寻找。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1.边界范围节点
选取正好等于、刚好大于、刚好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 上点:边界上的点(正好等于)
- 离点:距离上点最近的点(刚好大于、刚好小于)
- 内点:范围内的点(区间范围内的数据)
优化
- 结论:7个优化为5个点
- 上点:必选(不考虑区间开闭)
- 内点:必选(建议选择中间范围)
- 离点:开内闭外(考虑开闭区间,开区间选择内部离点,闭区间选择外部离点)
2.边界值法设计用例步骤
- 明确需求
- 确定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 确定边界范围值
- 提取数据编写测试用例
3.使用场景
- 在等价类的基础上针对有边界范围的测试数据输入的地方(重点关注边界)
- 常见词语描述:大小、尺寸、重量、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修饰词语
- 典型代表:有边界范围的输入框类测试
- 强调:单个输入框,常用的方式 边界+等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