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4-硬件通信协议
sishuihuahua
白天搬砖,晚上砌梦想!
展开
-
【芯片驱动】2. CMT2300A配合硬件测试(灵敏度和发射功率)的软件实现
前言 在开发一款无线射频产品的时候,软件是一部分,硬件也是一部分。而决定无线收发性能的,首先是硬件的匹配电路,然后才到软件部分的优化。 一款无线射频产品,首先需要先决定是在那个频率范围内(当然是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然后硬件则需要在基于这个频点范围进行硬件的参数匹配,具体又分为发送功率匹配、天线匹配、和接收灵敏度的匹配。现在我们使用2300a这款无线芯片来说,除非自己的团队是射频专家,则可以自己进行无线外围电路的设计外,另外一种更加快捷的方式,就是寻找原厂技术支持,他们会给...原创 2020-07-28 16:31:06 · 6282 阅读 · 4 评论 -
【芯片驱动】1. 详细解析CMT2300A
1. 前言 半年前曾经接触到微功率无线。其实无关是射频芯片还是普通的采集数据的芯片,大部分都是有相应的总线驱动,而最常使用的就是IIC、SPI之类的通信协议。像一些有特殊功能的芯片,往往是基于这些通信协议,拓展的去进行控制其他的引脚去达到设置某值或者获取某值,这就需要仔细的研读芯片文档以及芯片厂家。 再回头说说该芯片,国产的,嗯,便宜;文档详细;技术支持人员及时...原创 2020-03-25 19:37:41 · 15480 阅读 · 15 评论 -
【硬件通信协议】5. 实例解析非标准SPI(三线SPI)
1. 前言 鉴于之前的博客有详细的讲解到标准SPI发展史、时序图、参考代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标准spi很多都已经被封装成库,比如树莓派、fpga底层封装、各种第三方库。而真正用到我们使用c代码去模拟spi的时序的,一般是单片机,没有第三方库支持,只能使用gpio去模拟,而模拟的spi,速率则根据单片机主频,gpio口的切换速度(多几个函数调用时间差别就很大)相关。就我所知的,大...原创 2020-03-23 15:45:05 · 1672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通信协议】2. 详细解析SPI通信协议(标准4线SPI)
1. SPI介绍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是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内部通信的串行同步传输总线协议。通常为四线制的SPI总线支持全双工通信。SPI最初由Motorola在2000年提出,Motorola所定义的SPI标准为业界广泛引用,但不同半导体公司的实施细节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区别体现在寄存器设置、信号定义、数据格式等。业界没有统一的SP...原创 2019-03-05 15:17:56 · 13119 阅读 · 2 评论 -
【硬件通信协议】3. 详细解析UART通信协议及其与RS-232、RS-422、RS-485的关系
1. UART简介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它将要传输的资料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加以转换。作为把并行输入信号转成串行输出信号的芯片,UART通常被集成于其他通讯接口的连结上。也就说,UART使用的是异步,串行通信。通常情况下,在共享时钟信号的情况下,串口需要三根线: ...原创 2019-03-06 10:20:26 · 3495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通信协议】4. 详细解析CAN总线通信协议
前言:基于对CAN总线的耳闻,但是从未在项目中使用过。为了扫盲,故借此机会将CAN总线整理与理解一遍。感谢其他作者(文末的参考链接)对CAN总线的一些详细介绍,鉴于个人的理解,从新整理一番,以备不时之需。1. CAN总线概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汽车ECU越来越多,如ABS,电控门窗,电子燃油喷射装置。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点对点布线方式,即电线一段与开关相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原创 2019-03-06 16:39:37 · 11097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通信协议】1. 详细解析IIC通信协议
1、IIC简介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总线支持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用于处理器和一些外围设备之间的接口,它只需要两根信号线来完成信息交换。I²C的一个特殊优势是微控制器只需两个通用I / O引脚和软件即可控制器件芯片网络。I2C最早是飞利浦在1982年开发设计并用于自己的芯片上,一开始只允许100kHz、7-bit标准地址。1992...原创 2019-03-04 18:02:37 · 389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