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补充复习(三) 数据库操作: 1、数据库连接写入配置文件: 用户名 密码 数据库 端口 编码 2、数据库每一个张《=》程序中创建一个类 class UserInfoRepository: def get_all(self): sql = 'select * from userinfo' return fetchall() def get_one_by_uaer_pwd(self,uaername,passowrd): sql = '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sername=%s and password=%s' cursor.excute(sql,username,password) return cursor.fetchone() def add(): sql = 'insert into userinfo(...) values(...)' conn.commit() 3、持久化操作,就是2的过程,创建单独封装类,方便修改操作 obj=UserInfoRepository() obj.get() __name__=='__main__'含义: 1、这段代码的功能: 一个python的文件有两种使用的方法,第一是直接作为脚本执行,第二是import到其他的python脚本中被调用(模块重用)执行。 因此if __name__ == 'main': 的作用就是控制这两种情况执行代码的过程,在if __name__ == 'main': 下的代码只有在第一种 情况下(即文件作为脚本直接执行)才会被执行,而import到其他脚本中是不会被执行的。 2、运行的原理 每个python模块(python文件,也就是此处的test.py和import_test.py)都包含内置的变量__name__,当运行模块被执行的时候, __name__等于文件名(包含了后缀.py);如果import到其他模块中,则__name__等于模块名称(不包含后缀.py)。而“__main __”等于当前执行文件的名称(包含了后缀.py)。进而当模块被直接执行时,__name__ == 'main'结果为真。 数据访问层:是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 业务处理层:是对数据访问层进行操作 方法 1.创建权限 2.开发指定模块下的函数 3.写相应的功能 4.给某个用户类型(角色)添加这个权限 两层架构原理
数据库补充复习(三)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6-16 19:21:21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