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反射

一.反射机制

一、反射的概述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要想解剖一个类,必须先要获取到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而解剖使用的就是Class类中的方法.所以先要获取到每一个字节码文件对应的Class类型的对象.

Java反射机制研究及应用

 Java反射机制提供的功能:

  1.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2.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3.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4. 在运行时获取泛型信息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5. 在运行时处理注解 生成动态代理

二.Class类

Class 类的实例表示正在运行的 Java 应用程序中的类和接口。也就是jvm中有N多的实例每个类都有该Class对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
Class 没有公共构造方法。Class 对象是在加载类时由 Java 虚拟机以及通过调用类加载器中的defineClass 方法自动构造的。也就是这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处理创建,JVM已经帮我们创建好了。

类的加载过程

类的加载:将class文件字节码内容加载到内存中,并将这些静态数据转换成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然后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中类数据的访问入口(即引用地址)。所有需要访问和使用类数据只能通过这个Class对象。这个加载的过程需要类加载器参与。

类的链接:将Java类的二进制代码合并到JVM的运行状态之中的过程。

类的初始化:
● 执行类构造器【clinit】()方法的过程。类构造器【clinit】()方法是由编译期自动收集类中 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合并产生的。(类构造器是构造类信 息的,不是构造该类对象的构造器)。
当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进行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父类 的初始化。
●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加锁和同步。

类初始化

(即通过new出来的,或者通过反射获取的一定会发生类的初始化)

类的主动引用(一定会发生类的初始化)

  1. 当虚拟机启动,先初始化main方法所在的类
  2. new一个类的对象
  3. 调用类的静态成员(除了final常量)和静态方法
  4. 使用java.lang.reflect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
  5. 当初始化一个类,如果其父类没有被初始化,则先会初始化它的父类

类的被动引用(不会发生类的初始化)

  1. 当访问一个静态域时,只有真正声明这个域的类才会被初始化
  2. 当通过子类引用父类的静态变量,不会导致子类初始化
  3. 通过数组定义类引用,不会触发此类的初始化
  4. 引用常量不会触发此类的初始化(常量在链接阶段就存入调用类的常量池中了

三.反射的使用

一.获取Class对象的三种方式

1. 调用运行时类的属性:.class

前提:若已知具体的类,通过类的class属性获取,该方法最为安全可靠, 程序性能最高
示例: Class clazz1 = String.class;

2. 通过运行时类的对象,调用getClass()

前提:已知某个类的实例,调用该实例的getClass()方法获取Class对象
示例:Class clazz = “www.atguigu.com”.getClass();

3.调用Class的静态方法:forName(String classPath)

前提:已知一个类的全类名,且该类在类路径下,可通过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 获取,可能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
示例: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public class study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方法一:通过类的属性
        Class c1 = Student.class;
        System.out.println(c1.getName()); //全类名:org.example.reflection.Student
        System.out.println(c1.getSimpleName()); //类名:Student

        //方法二:通过类的对象
        Student s=new Student();
        Class c2 = s.getClass();

        //方法三:调用Class静态方法
        Class c3 = Class.forName("org.example.reflection.Student");

        System.out.println(c1==c2); //true
        System.out.println(c2==c3); //true
        System.out.println(c1==c3); //true
    }
}

二.获取构造器方法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Constructors()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
        //获取这个类的Class对象
        Class c = Cat.class;
        Constructor[] constructors = c.getConstructors(); //获取类的全部构造器(只能获取public修饰的)
        for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s) {
            System.out.println(constructor.getName()+"->"+constructor.getParameterCount());
        }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 = c.getDeclaredConstructors(); //获取类的全部构造器(包括private修饰的)
        for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declaredConstructor) {
            System.out.println(constructor.getName()+"->"+constructor.getParameterCount());
        }

        //获取有参数的构造器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1 = c.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 int.class);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Constructor1.getName()+"--->"+declaredConstructor1.getParameterCount());
    }
 //获取无参构造器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 = c.getDeclared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Constructor.getName()+"--->"+declaredConstructor.getParameterCount());
        declaredConstructor.setAccessible(true);//禁止检查权限
        Cat cc = (Cat)declaredConstructor.newInstance();//对象初始化
        System.out.println(cc);
        
        //获取有参数的构造器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1 = c.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 int.class);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Constructor1.getName()+"--->"+declaredConstructor1.getParameterCount());
        declaredConstructor1.setAccessible(true);//禁止检查权限
        Cat cc1 = (Cat)declaredConstructor1.newInstance("哆啦A梦", 3);//对象初始化
        System.out.println(cc1);

 执行结果:

三.获取成员变量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Fields()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Class c=Cat.class;
        //获取所有成员变量(包括private)
        Field[] fields = c.getDeclaredFields(); //getField() 只能获取public修饰的成员变量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System.out.println(field.getName()+"---->"+field.getType());
        }

        //定位某个成员变量
        Field name = c.getDeclaredField("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getName()+"---->"+name.getType());

        //赋值
        Cat cat=new Cat();
        name.setAccessible(true);
        name.set(cat,"哆啦A梦");
        System.out.println(cat);
    }

执行结果:

四.获取成员方法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Methods()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Class c=Cat.class;
        //获取所有方法
        Method[] methods = c.getDeclared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
            System.out.println(method.getName()+"--->"
                    +method.getParameterCount()+"--->"
                    +method.getReturnType());
        }

        //获取某个方法对象
        Method run=c.getDeclaredMethod("run");
        System.out.println(run.getName()+"--->"
                +run.getParameterCount()+"--->"
                +run.getReturnType());


        Cat cat=new Cat();
        run.setAccessible(true);
        Object rs = run.invoke(cat);
        System.out.println(rs);
    }

 

执行结果: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Java反射,我得好好整理一下相关知识。首先,反射Java的高级特性,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检查或修改行为。得从基本概念讲起,比如Class对象,这是反射的核心。然后要解释如何获取Class实例,三种方式:.class、getClass()、Class.forName()。 接下来是具体应用场景,比如动态加载类、获取方法、构造实例、访问字段等。需要举例说明,比如Class.forName("java.util.ArrayList"),还有getMethod()和invoke()的使用。可能用户对实际应用比较感兴趣,所以得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框架中使用反射的例子,比如Spring的依赖注入。 还要提到反射的优缺点,性能问题,安全性限制,以及如何绕过访问检查,比如setAccessible(true)。这里需要注意说明使用反射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破坏封装性,安全风险等,让用户有全面的认识。 结构方面,按照用户的要求,分步骤解释,先定义,再核心类,然后使用步骤,接着应用场景,最后优缺点。确保每个部分都有清晰的标题,使用中文,行内公式用$符号,比如加载类时的Class.forName("ClassName")可能需要用代码块表示,但用户要求的是数学表达式,可能这里不需要。不过要注意LaTeX的正确使用,如果有数学相关的内容,比如泛型中的类型参数,可能需要用$T$来表示,但Java反射中可能不涉及太多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主要用代码示例。 需要检查是否符合系统级指令,特别是格式要求。行内数学表达式用$...$,独立公式用$$...$$,但Java反射内容可能较少涉及数学表达式,所以可能主要用代码块或者文字描述。不过如果有涉及的地方,比如方法参数类型,可能需要用代码格式而不是LaTeX,这点需要注意。用户可能希望看到具体的Java代码示例,但根据系统指令,可能需要避免使用代码块,而是用文字描述,或者用引号括起来? 不过用户给的例子中有类似$(a+b)^2$这样的公式,所以如果回答中有类似需要表达数学内容的地方,要用LaTeX。但Java反射主要涉及类、方法、字段等,可能不需要太多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主要用文字描述,结构清晰,分点列出。 可能用户是Java初学者,或者想深入了解反射机制,应用在框架或动态代理中。所以需要由浅入深,先讲是什么,再讲怎么用,最后讲注意事项。确保步骤清晰,帮助用户逐步理解。同时要提醒反射的适用场景和潜在问题,避免滥用。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反射的定义和作用 2. 核心类:Class, Field, Method, Constructor 3. 使用步骤:获取Class对象、创建实例、访问字段、调用方法 4. 应用场景:动态代理、框架、IDE等 5. 优缺点:灵活性 vs 性能和安全 需要确保每个部分都有例子,比如获取Class对象的三种方式,调用私有方法的过程,以及如何修改私有字段。同时要提到反射在常见框架中的应用,比如Spring和Hibernate,让用户明白其实际价值。 最后检查是否符合所有系统指令,特别是LaTeX的使用,但可能在这题中用得不多。如果有代码示例,可能需要用代码块,但根据用户的系统指令,可能要求使用$...$,但代码部分可能更适合用文字描述。或者用户允许代码块?需要看系统指令,用户可见层第一条要求结构清晰,帮助解决问题,所以可能需要适当使用代码示例,但根据系统级指令,可能要用行内代码用$...$,但不太确定。可能用户希望用更自然的中文描述,而代码部分用引号或斜体,但最好确认。 根据用户给的例子,比如用户提到$( \int_{-\pi}^{\pi} \cos(nx)\sin(mx)dx = 0 $,这说明数学公式需要用LaTeX,但代码示例可能不需要,所以可能分开处理。Java反射中的类名和方法名可以用引号括起来,如`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但根据系统指令,是否要处理成LaTeX?可能不需要,直接使用反引号或普通文字。不过用户没有明确说明代码的格式,所以可能按照常规方式处理,用文字描述,避免使用代码块,而用行内说明。 总之,整理好结构,分点说明,确保涵盖核心概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用户能够全面理解Java反射的机制和应用。</think>以下是对Java反射的逐步解释: # Java反射机制详解 ## 一、基本定义 Java反射(Reflection)是$JVM$在运行时动态**检查/修改**类信息和对象行为的机制。通过`java.lang.reflect`包中的类实现,允许程序: 1. 获取任意类的$Class$对象 2. 分析类的字段/方法/构造器 3. 动态创建对象实例 4. 调用方法或修改字段值 ## 二、核心组件 | 类名 | 功能描述 | |--------------------|---------------------------------| | `Class` | 表示正在运行的Java类或接口 | | `Field` | 提供类/接口的字段信息及访问权限 | | `Method` | 提供类/接口的方法信息及调用能力 | | `Constructor` | 提供类的构造器信息及实例化能力 | | `Array` | 动态创建和访问数组的静态方法 | ## 三、使用步骤 ### 步骤1:获取Class对象 ```java // 方式1:通过类字面常量 Class<?> strClass = String.class; // 方式2:通过对象实例 String s = "test"; Class<?> cls1 = s.getClass(); // 方式3:动态加载类 Class<?> arrayListClass = Class.forName("java.util.ArrayList"); ``` ### 步骤2:实例化对象 ```java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strClass.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 Object strInstance = constructor.newInstance("Hello Reflection"); ``` ### 步骤3:访问字段 ```java Field[] fields = cls.getDeclaredFields(); Field nameField = cls.getDeclaredField("name"); nameField.setAccessible(true); // 突破私有访问限制 nameField.set(obj, "newValue"); ``` ### 步骤4:调用方法 ```java Method method = cls.getMethod("methodName", String.class, int.class);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obj, "param1", 123); ``` ##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动态代理**:`Proxy.newProxyInstance()`创建接口代理 $$动态代理类 = 原始类功能 + 增强逻辑$$ 2. **框架开发**: - Spring的依赖注入(通过反射创建Bean) - Hibernate的实体映射(解析注解配置) 3. **IDE功能**: - 代码自动补全 - 调试器的变量查看 4. **序列化工具**:Jackson/GSON通过反射获取字段信息 ## 五、优缺点分析 ✓ **优势**: - 实现高度灵活的代码(如插件系统) - 支持运行时类型检查 - 突破封装访问私有成员 ✗ **缺陷**: - 性能开销(比直接调用慢$10^{1}$~$10^{2}$倍) - 破坏封装性导致安全隐患 - 绕过泛型类型检查(可能引发`ClassCastException`) ## 六、性能优化建议 1. 缓存重复使用的$Class/Method$对象 2. 优先使用`setAccessible(true)`代替重复访问检查 3. 对高频调用使用`MethodHandle`(Java 7+) > **重要限制**:在模块化系统(Java 9+)中,需要明确授予反射访问权限(`opens`指令) 此机制为Java带来动态特性,但需严格遵循**最小使用原则**,仅在必要时选择反射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