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韩宏老师的《老码识途》第一章,忍不住自己动手试一下,利用反汇编来查看函数调用过程
#include<stdio.h>
typedef struct
{
int i1;
int i2;
int i3
}myrd;
myrd myfunc(int a, int b, int c)
{
myrd r1;
r1.i1 = a;
r1.i2 = b;
r1.i3 = c;
return r1;
}
void main(int count, char **args)
{
myrd r;
r = myfunc(1,2,3);
}在第22行处设置断点,调试
调用myfunc() 附近的代码如下:
红框部分为传参数入栈和执行调用
单步执行三步后,根据ESP位置查看栈中数据如下:
可以看到三个参数被从右往左依次压入栈中(C语言调用惯例),栈的生长方向是从高地址向低地址(X86)
eax此时是用来存储保存函数返回值的内存区的起始地址
此时EIP,ESP,EBP的值

本文通过反汇编分析C语言函数调用过程,包括参数入栈、函数调用、返回地址存储以及函数内部的ebp使用。在X86架构下,参数从右往左压栈,eax寄存器用于存储返回值地址。call指令通过偏移量跳转,函数内部使用ebp保存旧ebp和设置新的堆栈帧,局部变量分配空间,并通过ebp传递实参。ret指令执行前,eax保持不变,用于传递返回值。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