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会发生振荡的内在原因浅析

本文探讨了放大器发生振荡的原因,特别是由于反馈信号延迟所导致的问题。延迟会导致放大器无法立即检测到其达到最终阈值的过程,从而引发过响应和振荡。文章还分析了延迟的根源,通常是R-C网络,并介绍了两种常见的R-C网络形成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一些应用中,我们时常会使得放大器发生振荡,但在检查又没有找到相移元件(比如电容或电感)

通常,放大器要发生振荡必需满足如图1的条件;即时延的存在。

理想状态,在反馈信号到达反相输入端时是完美的无延迟阻尼响应。运算放大器通过斜坡至最终阈值并在反馈信号检测到在适当输出电压时的闭合缓缓下降来进行响应。当反馈信号延迟的时候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由于在环路中有延迟,放大器无法立即检测到其达到最终阈值的进程,进而以过快地向正常输出电压移动的形式表现为过响应。请注意延迟反馈越多最初斜率也就越快。反相输入无法及时接收到其已经达到并传递出正常输出电压的反馈。其将过冲目标并在最终建立时间前需要诸多连续的极性纠正。

如果是少量的延迟,您可能只是看到了一些过冲和振铃。如果是大量的延迟,那么这些极性纠正就会永无休止——进而形成振荡器。

延迟的根源通常是一个简单的低通 R-C 网络。就所有频率而言,这虽然不是一个恒定的延迟,但是该网络从 0° 到 90° 的逐渐相移会产生一个一阶逼近的时延,td=RC。

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R-C 网络不经意间就会在我们的电路中形成。第一种情况是容性负载(请参见图 2a)。电阻就是运算放大器的开环输出电阻,当然电容器就是负载电容了。第二种情况是(请参见图2b)反馈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容形成了 R-C 网络。

对于第二种情况需要作一点点解释:就简单的 G=1 缓冲器而言通常不需要反馈电阻,因此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在使用了一个反馈电阻和电阻接地的增益结构中(请参见图 3)。R/C 电路中的这些并联的电阻就形成了高效的 R。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一般采用相移来描述是否产生振荡,它跟上述的时延的关系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相移的公式如下:の=w*t;其中w=2*pi*f。(pi=3.14,f是信号频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