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发展简史,看看硬盘的祖先长什么样

本文介绍了硬盘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磁性留声机、磁鼓内存到现代硬盘。1956年IBM发明了305 RAMAC,开启硬盘时代。随着时间推移,硬盘体积不断缩小,存储容量大幅提升,例如IBM 3340、希捷ST-506,再到后来的3.5英寸硬盘和微硬盘。现在的硬盘结构复杂而精巧,存储技术持续进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知道现在用于存储数据的介质有硬盘,SSD,优盘和光盘等。其中硬磁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但是你知道他们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

最早的磁介质的相关文章发表在1888年9月8日的英国《电气世界》杂志上,在"一些可能形式的留声机"一文中,作者奥伯林·史密斯发表了最早的关于磁记录的作品之一,并建议(可能是第一次)使用永久磁印象来记录声音。这个只是使用磁介质来记录信息,并非用于计算机,但也是硬盘的祖先了。

基于磁性的留声机(磁线)

1878年,史密斯发明了电子留声机,该留声机采用磁性介质来对声音进行录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交流电来磁化刚粉,据现在磁盘的原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丹麦工程师 Valdemar Poulsen (1869–1942) 进一步发展了史密斯的想法。 1898 年,他在他的 留声机(见上图)中首次实现了磁线,这是第一个实用的磁声记录和再现设备。磁线记录及其后继磁带记录主要通过可磁化介质移动经过记录头。要记录的声音的电信号传输到记录头,产生与信号相似的磁化模式。一个重放磁头(可能与录音磁头相同)然后可以从磁带中获取磁场的变化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数据存储张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