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C - PCL报错: C2589 “(”:“::”右边的非法标记

本文介绍了解决MFC与PCL库中max宏冲突的问题,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包括修改代码、在头文件中添加预处理指令以及在预处理符中定义NOMINMAX。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即在头文件中添加预处理指令来避免修改类库本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报错信息

做MFC时报错如下:

错误产生的位置为:

错误原因

函数模板max与Visual C++中的全局的宏max冲突。

解决方案

1.修改对应文件(强烈不建议

网上绝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是修改代码,

error_threshold = sqrt (std::min (inlier_distance_threshold_sqr, sigma_sqr * variance));  //原版

将上面的代码中的

std::min

改成:

(std::min)

修改后为:

error_threshold = sqrt((std::min)(inlier_distance_threshold_sqr, sigma_sqr * variance));// 修改过

强烈不建议的原因如下:

1.一般不会是类库出了错误,我们使用类库一般不要修改类库本身。

2.修改完以后,会产生更多的报错。

2.给自己的头文件“加点料”(尝试成功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亲测可行:找到自己代码的头文件,在头文件(与PCL相关)上面添加下面的代码:

#pragma   push_macro("min")  
#pragma   push_macro("max")  
#undef   min  
#undef   max  

在头文件(与PCL相关)下面添加下面的代码:

#pragma   pop_macro("min")  
#pragma   pop_macro("max")

例如:

头文件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pcl\point_cloud.h"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visualization\pcl_visualizer.h>
#include <pcl/filters/voxel_grid.h>
#include <pcl/filters/passthrough.h>
#include <pcl/segmentation/sac_segmentation.h>
#include <pcl/features/normal_3d.h>
#include <pcl/filters/extract_indices.h>
#include <pcl\io\pcd_io.h>

修改为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pragma   push_macro("min")  
#pragma   push_macro("max")  
#undef   min  
#undef   max  
#include "pcl\point_cloud.h"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visualization\pcl_visualizer.h>
#include <pcl/filters/voxel_grid.h>
#include <pcl/filters/passthrough.h>
#include <pcl/segmentation/sac_segmentation.h>
#include <pcl/features/normal_3d.h>
#include <pcl/filters/extract_indices.h>
#include <pcl\io\pcd_io.h>
#pragma   pop_macro("min")  
#pragma   pop_macro("max")

3.在预处理符里加上NOMINMAX(未成功)

第三种方法,我使用之后并没有效果,依然会报错,但是还有很多人说这种方法能解决,具体原因未可知,先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

在代码顶部添加预处理:

#define NOMINMAX

 

 

 

void PointProcessing::coarseRegistration( std::vector<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clusters, // 多簇源点云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target, // 目标点云 std::vector<Eigen::Matrix4f>& transformation_matrices, // 输出变换矩阵集合 float sac_ia_max_distance, // SAC-IA最大对应距离 int feature_radius // FPFH特征半径 ) { transformation_matrices.clear(); // 遍历每个簇 for (const auto& cluster : clusters) { // --- 1. 源簇关键点提取 ---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src_keypoints(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pcl::UniformSampling<pcl::PointXYZ> uniform_sampling; uniform_sampling.setInputCloud(cluster); uniform_sampling.setRadiusSearch(2.0); // 关键点采样半径(可参数化) uniform_sampling.filter(*src_keypoints); // --- 2. 目标关键点提取(复用同一采样器)---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tgt_keypoints(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uniform_sampling.setInputCloud(target); uniform_sampling.filter(*tgt_keypoints); // --- 3. 使用自定义函数计算法线 --- pcl::PointCloud<pcl::Normal>::Ptr src_normals(new pcl::PointCloud<pcl::Normal>); computernormals(src_keypoints, src_normals, 5.0); // 法线半径5.0 pcl::PointCloud<pcl::Normal>::Ptr tgt_normals(new pcl::PointCloud<pcl::Normal>); computernormals(tgt_keypoints, tgt_normals, 5.0); // --- 4. 使用自定义函数计算FPFH特征 ---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src_features(new pcl::FPFHSignature33); computerFPFH(src_keypoints, src_normals, src_features, feature_radius);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tgt_features(new pcl::FPFHSignature33); computerFPFH(tgt_keypoints, tgt_normals, tgt_features, feature_radius); // --- 5. SAC-IA配准 --- pcl::SampleConsensusInitialAlignment<pcl::PointXYZ, pcl::PointXYZ, pcl::FPFHSignature33> sac_ia; sac_ia.setInputSource(src_keypoints); sac_ia.setSourceFeatures(src_features); sac_ia.setInputTarget(tgt_keypoints); sac_ia.setTargetFeatures(tgt_features); sac_ia.setMaxCorrespondenceDistance(sac_ia_max_distance);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aligned(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sac_ia.align(*aligned); // 无返回值,直接执行 // 检查变换矩阵有效性 Eigen::Matrix4f matrix = sac_ia.getFinalTransformation(); if (!matrix.isZero() && !matrix.hasNaN()) { transformation_matrices.push_back(matrix); } else { transformation_matrices.push_back(Eigen::Matrix4f::Identity()); } } } 严重性 代码 说明 项目 文件 行 禁止显示状态 错误 C2440 “初始化”: 无法从“Y *”转换为“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 PCL_Debug d:\program files\pcl 1.8.1\3rdparty\boost\include\boost-1_64\boost\smart_ptr\shared_ptr.hpp 362 错误 C2439 “boost::shared_ptr<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x”: 未能初始化成员 PCL_Debug d:\program files\pcl 1.8.1\3rdparty\boost\include\boost-1_64\boost\smart_ptr\shared_ptr.hpp 362
03-08
<think>好,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他们遇到的C++编译错误,特别是关于类型转换的问题。首先,我得仔细看看用户提供的代码和错误信息。 用户提供的代码是一个名为coarseRegistration的函数,属于PointProcessing类。这个函数处理点云的粗配准,使用了PCL库。错误信息显示有两个错误: 1. 错误C2440:“初始化”: 无法从“Y *”转换为“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 2. 错误C2439:“boost::shared_ptr<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x”: 未能初始化成员 这两个错误出现在shared_ptr.hpp的第362行,看起来和智能指针的初始化有关。我需要检查用户代码中与shared_ptr相关的部分,特别是涉及FPFHSignature33点云的地方。 首先看代码中的这部分: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src_features(new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computerFPFH(src_keypoints, src_normals, src_features, feature_radius); 这里的src_features是一个指向PointCloud<FPFHSignature33>的智能指针。问题可能出在computerFPFH函数的参数传递上。用户可能错误地将src_features作为参数传递,而没有正确使用指针或引用。 假设computerFPFH的函数签名是否正确?比如,是否期望一个PointCloud的指针,或者需要解引用?比如,如果computerFPFH的参数应该是一个PointCloud对象,而不是智能指针,那么可能需要传递*src_features。或者,函数可能期望一个智能指针的引用? 例如,如果computerFPFH的函数定义是这样的: void computerFPFH(...,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features, ...) 那么传递src_features是正确的,因为src_features已经是一个智能指针,直接传递即可。但如果是函数期望的是一个PointCloud对象,可能需要解引用。 但根据错误信息,问题出现在初始化shared_ptr的时候,可能是类型不匹配。用户可能在某个地方将错误的指针类型赋给了shared_ptr。 例如,在创建src_features的时候: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src_features(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如果用户错误地将PointXYZ类型的点云分配给了FPFHSignature33类型的智能指针,这就会导致类型转换错误。但用户代码中这一行是: new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看起来是正确的。那问题可能出在别的地方? 再看错误信息中的“Y *”,这里的Y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类型,但用户代码中没有Y类型。可能是在模板实例化时出现的类型不匹配。例如,SampleConsensusInitialAlignment的模板参数是否正确? 在SAC-IA配准部分的代码: pcl::SampleConsensusInitialAlignment<pcl::PointXYZ, pcl::PointXYZ, pcl::FPFHSignature33> sac_ia; 这里模板参数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源点类型、目标点类型、特征类型。根据PCL文档,SampleConsensusInitialAlignment的模板参数顺序是正确的,所以这里可能没问题。 那问题可能出在computerFPFH函数的实现中。用户提到这是自定义函数,所以需要检查这些函数的参数是否正确。例如,computerFPFH是否正确地处理了特征点云的指针? 比如,假设computerFPFH的函数参数应该接收一个PointCloud<FPFHSignature33>::Ptr,但实际传递时可能传成了其他类型。或者,在函数内部错误地创建了其他类型的点云。 比如,假设在computerFPFH函数中,用户错误地将特征点云初始化为PointXYZ类型,而不是FPFHSignature33类型,这就会导致类型不匹配。 例如,函数中可能有这样的代码: void computerFPFH(...,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features, ...) { features =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 这显然会导致类型错误。但根据用户提供的代码,他们在调用computerFPFH时传递的是正确的类型,所以问题可能出在函数内部。 因此,用户需要检查computerFPFH和computernormals这两个自定义函数的实现,确认是否正确处理了输入输出参数的类型,特别是特征点云的类型是否为FPFHSignature33。 另外,错误信息中的“无法从Y*转换”可能意味着在某个地方,Y类型(可能是另一个点类型)的指针被错误地赋给了FPFHSignature33的智能指针。例如,在函数返回时,可能返回了错误的类型。 例如,在computerFPFH函数内部,可能错误地创建了一个PointXYZ的点云,并试图将其赋值给FPFHSignature33的指针。 另一个可能性是PCL版本的问题。用户使用的是PCL 1.8.1,而某些函数的接口可能在不同版本中有变化。比如,特征计算的函数是否在参数传递上有变化? 此外,查看错误所在的boost头文件中的行数可能也有帮助。shared_ptr.hpp第362行的代码可能涉及到shared_ptr的构造函数,当尝试用一个不兼容的指针类型初始化时,就会报错。 例如,用户可能在某个地方将PointXYZ的指针赋给了FPFHSignature33的shared_ptr。例如: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ptr(new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这显然会导致类型不匹配,因为模板参数不同。这种情况下,shared_ptr无法进行隐式转换,导致编译错误。 回到用户的代码中,检查所有涉及PointCloud创建的地方。例如,在src_features和tgt_features的初始化: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src_features(new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这里是否正确?是的,因为类型匹配。但是,如果在其他地方,比如computerFPFH函数内部,错误地将其他类型的点云赋给了这个指针,就会导致问题。 总结可能的问题点: 1. computerFPFH或computernormals函数内部错误地处理了特征点云的类型,导致类型不匹配。 2. 在将点云指针传递给函数时,参数类型不匹配,例如函数期望的是PointCloud<PointXYZ>而传递的是FPFHSignature33。 3. PCL库版本或配置问题,导致某些类型定义不一致。 用户需要检查这些自定义函数的实现,确保所有涉及的点云类型正确,特别是在特征计算时是否正确使用了FPFHSignature33类型。例如,在计算FPFH特征时,输入的点云应该是关键点的PointXYZ类型,而输出的特征应该是FPFHSignature33类型,这通常是正确的,但可能在实现时错误地混合了类型。 可能的解决步骤: 1. 检查computerFPFH函数的参数是否正确,特别是输出参数是否为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类型。 2. 确保在创建特征点云时使用了正确的模板参数,例如new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而不是其他类型。 3. 检查所有相关函数的实现,确认没有将PointXYZ类型的点云赋值给FPFHSignature33类型的智能指针。 4. 如果问题依旧,可能需要查看更详细的错误上下文,或者提供自定义函数的实现以进一步诊断。</think>这个代码实现了基于特征的点云粗配准,主要流程如下: $$ \text{粗配准流程} = \begin{cases} \text{关键点提取} & \text{(Uniform Sampling)} \\ \text{法线估计} & \text{(使用computernormals函数)} \\ \text{特征描述} & \text{(FPFH特征计算)} \\ \text{SAC-IA配准} & \begin{cases} 设置最大对应距离 \\ 执行对齐 \\ 提取变换矩阵 \end{cases} \end{cases} $$ 遇到的编译错误分析: **错误原因**: 1. 类型不匹配:在`computerFPFH`函数调用时,可能将错误类型的点云指针传递给了特征描述器 2. 智能指针初始化失败:Boost库在处理`shared_ptr`时检测到类型`Y*`与目标类型`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不兼容 **解决方案**: 1. **检查特征计算函数签名**: ```cpp // 正确函数签名示例 void computerFPFH( const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keypoints, const pcl::PointCloud<pcl::Normal>::Ptr& normals,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features, // 必须使用FPFHSignature33 int feature_radius ); ``` 2. **验证指针类型一致性**: ```cpp // 正确初始化方式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Ptr src_features = boost::make_shared<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 3. **调试建议**: - 检查`computerFPFH`函数实现,确认其输出参数类型为`pcl::FPFHSignature33` - 使用`typeid().name()`验证类型信息: ```cpp std::cout << "Feature type: " << typeid(*src_features).name() << std::endl; ``` **代码改进建议**: ```cpp // 建议使用更现代的类型别名 using FeatureCloud = pcl::PointCloud<pcl::FPFHSignature33>; using FeaturePtr = FeatureCloud::Ptr; // 在特征计算部分统一使用类型别名 FeaturePtr src_features(new FeatureCloud); computerFPFH(..., src_features, ...); // 保证类型一致性 ``` **数学原理说明**: SAC-IA算法通过最小化特征匹配误差实现配准,其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 \min_{T} \sum_{i=1}^{n} \| \phi_{src}(p_i) - \phi_{tgt}(T(p_i)) \|^2 $$ 其中: - $T$为待求的变换矩阵 - $\phi$表示FPFH特征描述子 - $p_i$为关键点坐标 - $n$为匹配点对数量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