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就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为了方便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它将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律存储在磁盘上。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一.数据存储的方式:
人工管理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它的主要作用是科学计算,计算机存储设备还没有发展起来,数据主要是存储在纸带、磁带等介质上,或直接手工记录。这个阶段数据都是靠人工进行整理和保存。
文件系统阶段
随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出现和硬件的发展,可以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以文件形式出现,通过文件系统管理文件,文件系统通过文件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称来访问文件中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阶段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处理速度的要求,文件系统就不能继续满足数据管理的要求,于是这个阶段开始使用专门的数据库来管理数据。用户可以在数据库系统中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建立表,将数据存储在表里面。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和可共享的数据集合,表示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表由若干字段组成。数据库和表都存储在磁盘上,我们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关系数据库。例如:Oracle, SQL Server,和MySQL。数据库中的表都是二维表。
二.数据库泛型
数据库泛型就是数据库应该遵循的规则。也称为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中最常用的4种范式分别是第一范式(1NF):数据库满足的最低要求,表中不能有重复字段,并且每个字段不能再拆分,不能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不能称作关系数据库。第二范式(2NF):属于第一范式,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与主属性。第三范式(3NF):属于第二范式,且没有一个非主属性传递依赖于主属性。BC范式(BCNF)。
三.数据库技术的构成
数据库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SQL语言和数据库访问技术。
数据库系统(DBS)比数据库的范围大很多,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用来定义数据、管理和维护数据的软件)、应用开发工具等构成,也包括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SQL语言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SQL语言来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用于存取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分为3个部分:数据定义语言(DDL 用于定义数据库,表,视图,索引和触发器等,包括CREATE语句、ALTER语句、DROP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 用于插入INSECT数据,查询SELECT数据,更新UPDATE数据和删除DELETE数据),数据控制语言(DCL 用于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包括GRANT语句:给用户增加权限;REVOKE语句:收回用户的权限)
数据库访问技术访问数据库
不同程序语言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访问计数,早期的数据库访问计数是ODBC,C#语言通过ADO.NET访问,JAVA语言使用JDBC
下一篇博客给分享关于SQL语句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