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ing相关
1.将string对象转化为c字符数组: data();
2.将string对象转化为c字符串:c_str();
二、网络相关
1、TCP三次握手
- 第一次: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 第二次: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 第三次: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2、socket编程过程模型
①TCP模型

服务器端首先通过socker()获取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然后用bind()绑定网络地址,调用listen()进行监听,accept()在客户段通过connect()连接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用于跟客户端通信。经过一系列read() write()通信后,调用close()关闭连接。
三、进程与线程
进程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 一个组成部分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进程的内核对象。内核对象也是系统用来存放关于进程的统计信息的地方。
* 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地址空间,它包含所有可执行模块或DLL模块的代码和数据。它还包含动态内存分配的空间。如线程堆栈和堆栈分配空间。
进程是不活泼的。若要使进程完成某项操作,它必须拥有一个在它的环境中运行的线程,该线程负责执行包含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实际上,单个进程可能包含若干个线程,所有这些线程都“同时”执行进程地址空间中的代码。为此,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一组CPU寄存器和它自己的堆栈。每个进程至少拥有一个线程,来执行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如果没有线程来执行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那么进程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系统就将自动撤消该进程和它的地址空间。
若要使所有这些线程都能运行,操作系统就要为每个线程安排一定的CPU时间。它通过以一种循环方式为线程提供时间片(称为量程),从而造成一种假象,仿佛所有线程都是同时运行的一样。
当创建一个进程时,系统会自动创建它的第一个线程,称为主线程。然后,该线程可以创建其他的线程,而这些线程又能创建更多的线程。
以上from 《Windows 核心编程》
* 一个组成部分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进程的内核对象。内核对象也是系统用来存放关于进程的统计信息的地方。
* 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地址空间,它包含所有可执行模块或DLL模块的代码和数据。它还包含动态内存分配的空间。如线程堆栈和堆栈分配空间。
进程是不活泼的。若要使进程完成某项操作,它必须拥有一个在它的环境中运行的线程,该线程负责执行包含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实际上,单个进程可能包含若干个线程,所有这些线程都“同时”执行进程地址空间中的代码。为此,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一组CPU寄存器和它自己的堆栈。每个进程至少拥有一个线程,来执行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如果没有线程来执行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那么进程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系统就将自动撤消该进程和它的地址空间。
若要使所有这些线程都能运行,操作系统就要为每个线程安排一定的CPU时间。它通过以一种循环方式为线程提供时间片(称为量程),从而造成一种假象,仿佛所有线程都是同时运行的一样。
当创建一个进程时,系统会自动创建它的第一个线程,称为主线程。然后,该线程可以创建其他的线程,而这些线程又能创建更多的线程。
以上from 《Windows 核心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