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以下说的都是我自己,没有特指任何其他人,请勿过分解读!
考完研,记录一下适用于个人的学习方式,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总结了就不想再去花时间记自己总结的东西,这其实很浪费时间。我分析了下原因:
①总结的比较一般,不够通俗易用。
②对总结的知识不够重视,以为总结完了就掌握这个知识点了,相当于拿到一本武功秘籍后,遇到对手了才去翻翻,平时没有将心法牢记心中,也可以说是基础不牢。
不用整点才能学习
学习不需要太多的仪式感,“差生文具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同的学科,学习方法是不同的
- 数学,要以搞懂一个知识点为目标。刷题的目的是验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似懂非懂 + 大量刷题 = 牢固掌握(每个人对“大量”的量是不同的,学霸可能刷几道就懂了,我们普通人,一般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太心急)。
- 英语单词,要每天分配固定的时间。
学习,就是把不知的东西,变成自己已知的东西
学习就相当于解码,把一般的书本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解码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很多专业的知识,书本上说的不怎么太像人话,所以自己看了一遍要尽可能的翻译成自己的话术(比较难的,一遍是绝对不够的,要标记,要相信“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做笔记:“燕过留痕,听完课留笔记”
①做笔记很重要;②做自己能看得懂得笔记很重要。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都说烂了。大学以前,大部分同学应该是被动学习,老师让背书就背书,老师让写作业就写作业,大部分人也没有想,自己适合睡前背书效率更高,还是上午10点-11点效率更高。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慢慢探索,多多认识自己的习惯。
要动手
要自己动手完整的做一遍,得出结果。卡壳的地方是最宝贵的地方,知道自己哪里是真懂了,哪里其实还没懂。
学会休息
这个也是我比较头疼的,休息 ≠ 玩手机,玩手机会“掉入资本主义的陷阱”,不仅消耗自己的专注力和自制力,事后还会让自己后悔,PUA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对我而言,真正的放松是:
- 进入客厅吃个水果和老爸聊天
- 直接躺在床上眯个20分钟(我是在家复习的)
- 晚饭过后散步30分钟
- 一周休息半天(这半天打游戏、看电影、喝酒...想干啥都可以)
其他碎碎念
- 学会搜B站...
- 看懂了、听懂了、没思考,也就相当于没有向内转化,按照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徐涛
- 课本的重要性
- 铅笔随便在书上乱画都可以
- 学了不总结=白学,题目做了不总结=白做,总结了不复习=白总结
- 能推导出来固然重要,但是考试种一秒钟都很宝贵,能记住结论直接用不香吗?
- 先易后难,节省时间,但是要做好标记(说不定后面可以直接解决了现在不明白的地方)
- 留点空间方便以后添加笔记《参考余XXX排版》
- 多选(政治)
- 少记原则,记忆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误即可
- 错题
- 第一次做错的8小时/1天后,再做一遍
- 第二次再错的记录错题集
- 资源篇
- 微信,微博直接搜索
- 中午不想起,还想继续睡,可以试试在太阳下背书30分钟
- 科大:
- 官网考研QQ群(不是广告,且群内资料免费哦):756084430
- 知士荟
- 存储器层次结构(二)Cache基础知识 - 结构、读写 - 知乎
- 王道论坛,专注于计算机考研的点点滴滴! - Powered by Discuz!
- 计算机网络_中国科学技术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
(考研数学,强推)因为这本书是按照知识点分类整理的,很好用
考研调剂(其实这是大部分人上岸的最后稻草)
B站UP主私信(如果考虑调剂到某个研究所,可以咨询一些研究所的UP主,大家都会很热心的,有些是付费,也不会很贵就几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