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金龙太极拳法
炼器散人
乒乓球+节食=减肥
展开
-
单鞭的发劲练习
单鞭单鞭的发劲练习弓步,手掌撑住对方的胸口,先用僵劲顶住对方。沉身之后,后腿脚跟开始连续轻踩,重心开始前移,上身略微前倾。这是一个持续的发力过程,要做到快速轻微。腿部的发力,带动身体,力量传递到手,形成共振。对方的身体感受一种电转式的力量进来。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每次都要还原后在进行。当一波力量到最后的时候,突然撤去力量,对方会情不自禁的往前冲。原创 2010-09-12 15:13:00 · 4121 阅读 · 2 评论 -
田金龙老师讲解杨式太极拳的起势
今天带老婆一起去报名扬州大学田金龙老师的太极拳学习班。挺有意思,把今天所学做个笔记。 太极拳的起势用来做什么? 打人的。:)起势包含了上下摆。 上下摆分为四个步骤1)松a.膝盖微微往外分开,膝盖微微弯曲b.命门突出,指的是:松腰和翻胯和敛臀:翻胯这个动作如果练过爵士舞的人应该很容易,有点像迈克尔.杰克逊跳霹雳舞时胯部向前顶起的动作。做到了翻胯,就自然能够敛臀。松腰就是命门后突。这点初练者是比较大的原创 2010-09-11 14:22:00 · 12425 阅读 · 1 评论 -
前后摆发力
今天前后摆的发劲终于腿上能够发出力了。居然是平时协调性最差的右腿先发上了劲。准备动作,不需要做完整的前后摆动,直接两脚前后分开,身体处在中间位置,不需要太精确。1.注意右腿在后,右脚前脚掌着地,稍微外旋点,使得大脚趾后面撑着地面2.悬腰,弓背,蓄劲在腰,手臂和腿部发送。发力动作:1和2最重要。1. 胯部往下落,带动整个身体迅速往下夯。注意绝不是弯腿带动身体下落,这个动作就是上下摆的夯。可以略带前下原创 2013-11-12 20:57:50 · 4102 阅读 · 1 评论 -
前后摆的空
今天和同事练习的时候又有进步。基于一个思考,如果用前后摆就是想将人放倒,其实就是两个步骤:1. 悬腰续劲,同时空对方2. 发劲因此空手训练时双手先做放在对方胸口的准备姿势,然后悬腰,发放。前后两个动作衔接很快。有人训练时能体会到进步。同事双手环抱在胸前,自然站立,前后脚略分开。我双手自然挂在对方身上,所谓挂,是因为松肩坠肘。这样就自然产生一点点的下坠的力道作用于对方身上。是的,就这么一点点就够了。原创 2013-11-20 00:06:10 · 4792 阅读 · 3 评论 -
太极拳透劲的原理推测
在太极拳世界里,我观察到几个现象:1. 央视解密陈氏太极拳节目中,张志俊(陈氏十一代传人),用测力仪测试,他的力量是几个测试者中最弱的。但是当和比他身强力壮的人面对面互击胸口一拳时,难受的都是对方。对主持人胸口一拳,主持人肚子疼。2. 田金龙老师对穿戴护具的学生一记力量不重的击打,就让对方非常难受。这说明透劲是一种能够渗入物体内部的力量,一旦进入人体,引起内脏器官的震荡,相当的难受。打中头部,直接原创 2013-11-13 22:38:52 · 6084 阅读 · 8 评论 -
空劲的方法与运用
http://www.taijiclub.net/thread-1257-1-2.html在谈及太极劲时,田老师还讲述了空劲的方法与运用问题:空是空间,空劲是获得空间的内收之劲。空劲如同收缩的球,从大球到小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空间,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可以为引化与发放创造有利的条件。以球为喻是为了强调收劲的完整性,这样可以使全身的配合更加协调、动作更加干净。在松随中增加一个空劲,可以使对方产生一个落空转载 2013-10-20 19:19:17 · 3388 阅读 · 0 评论 -
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剖析
http://www.taijiclub.net/thread-1537-1-1.html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结构,田老师作了如下剖析:仔细剖析一下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可以发现太极拳有两种基本的动作方式:摇转与摆动。摇转如推磨、摇马达,摇转中练出了转动力与牵动力,对抗中可以有效地引化对方的攻击力;摆动如钟摆、如抖绳,摆动中练出了惯性的冲击力与弹性的爆发力,对抗中可以获得强大的攻击力。在发放过程中,摇的前转载 2013-10-20 19:07:16 · 3620 阅读 · 0 评论 -
引进落空的解释
转载自:http://www.taijiclub.net/thread-1238-1-2.html田老师说,发放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即:一个发放过程看似一个动作,其实是由四个环节构成,其中任何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发放过程的失败,因此,在发放技巧上发放过程就包含四个连续的步骤。从接手开始,分别经过引化、进逼、落空、发放。引化: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力线。进逼:贴近对方,用力量或气势逼迫对方在被动条转载 2013-10-20 18:32:47 · 3274 阅读 · 0 评论 -
对前后摆发力的讨论
段时间终于工作不太忙了,开始琢磨太极,可惜的是田老师已经离开扬州了,以后回家乡没法当面询问。先声明本人不是高手,这里只代表我个人琢磨的观点。之所以拿出来是为了和大家讨论,欢迎发表评论,道理总是越说越明白。本人是软件工程师,对于文言文能看的懂,但是对于用文言文解释太极拳的做法不大赞同,因为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词藻,其实不利于知识在初学者之间的传播,增加了很多误解,曲解的机会。当然内行的人可以用这个来互相原创 2013-10-20 10:01:27 · 3899 阅读 · 3 评论 -
10分钟学会松腰
回顾了自己学松腰的过程,发现只要做到几点,初学者很容易学会。前几天做了一个实验,叫我的一个同事学松腰,10分钟学会。首先是画了一个简易图,说明正常站立时脊椎的位置,后面的命门是内凹的。松腰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命门。然后我告诉我同事,就像跳舞一样,把胯骨向前上方翻起,这样自然就会做到敛臀(就是屁股上的肌肉收紧),命门也就突出来了。最后演示了一下,让他摸着我的腰。果然10分钟他就学会了。不过同事是个聪明原创 2013-10-20 10:00:33 · 4780 阅读 · 2 评论 -
周而复始四正手
回忆一下田老师教的四正手,简单说来由四个动作组成:掤,捋,挤,按。说起来很顺口,但是连起来顺序应该是:掤,捋,按,挤。比如两个人甲和乙对练,完成一个完整的四正手共分八步:1. 甲掤手,乙随2. 甲捋手,乙随3.乙挤,用挤破捋,甲随4.甲按,用沉按破乙的挤,乙化5.乙掤手,甲随6.乙捋手,甲随7.甲挤,用挤破捋,乙随8.乙按,用按破挤,甲随。所以八步骤甲乙双方都各自完成了一个四正手。单人练习时要以双原创 2013-01-10 14:08:32 · 3453 阅读 · 0 评论 -
太极拳“引进落空”的学理研究
太极拳“引进落空”的学理研究田金龙(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上海 200438)摘要:通过对太极劲与外力运动规律的探索,揭示太极拳“功手”与“病手”差异之根源,进一步分析其“轻重沉浮"的外部特征,从内外两个层次展开了“引进落空”之技的学理研究。关键词:太极拳;太极劲;外力;功手;病手;引进落空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00)01—0005—04Th转载 2013-01-06 23:46:45 · 4211 阅读 · 1 评论 -
太极拳诞生前的创造历程
太极拳诞生前的创造历程田金龙[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扬州 225002)摘要:在太极拳诞生前中国武术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与武术实践背景下,探讨太极拳创造过程的历史轨迹,及其相应的技术形态。即本能技术的激情型武术——直接技术的简单型武术——变化技术的升华型武术——闪电战技术的精神修炼型武术——控制技术的整体型武术关键词:太极文化;武术;技术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转载 2013-01-03 18:22:20 · 3115 阅读 · 2 评论 -
太极拳“根”的技术之研究
太极拳“根”的技术之研究田金龙(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扬州,225002,0514-7312722;1963,男;副教授,博士)摘要:采用力学原理,并与太极拳演练技术紧密结合,对太极拳“根”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根”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关键词:太极拳;运动生物力学;根Researches into the technique of the “Root” of Taiji QuanTian Jinl转载 2013-01-01 16:14:58 · 4347 阅读 · 2 评论 -
左右摆练习的一点感悟
先声明,这个感悟没有和田老师确认过。只是自己突然想到的。也许不正确,欢迎批评。一直寻找左右摆中的空的那个点和发放的结合时机。究竟空在哪里?假定双脚开立,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身体挺直。现在1.身体向左微转2.此时松腰,曲膝,形成左侧身体的空。注意,动作幅度很小。3.两个手臂自然也开始向左翻转。4.由于2的松空,左腿和身体就像被压扁的弹簧,蓄劲阶段自然完成。发放就很简单了,左腿蹬直,腰向右转,手臂向原创 2012-12-31 00:20:39 · 3424 阅读 · 0 评论 -
如封似闭2的实战运用
<br /><br />预备姿势,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对方直立,并且不做松腰以便配合<br /> <br />1.松腰,沉跨,双手外旋,打开对方的双手,右手略微往后一点<br />此时对方应感觉腰背部紧张<br /> <br />2.起身,直腰,拔背,双手继续打开,并且外旋<br />对方应该觉脚跟拔起,站立不稳<br /> <br />3.沉胯,手保持不变<br /> <br />4.胸靠原创 2010-09-18 21:08:00 · 3587 阅读 · 0 评论 -
搂膝拗步
<br /><br />准备姿势<br /> <br />右弓步,左掌向前推出,于胸平,右掌掌心向下按在右腿边。<br /> <br />分为八个动作<br />1-2.松腿,松手<br />松腰,沉身,用空劲让对方起跟(实战技巧就在于此)<br /> <br />3-4 转脚,搂手<br />重心后移,右脚外撇45度。腰松。<br />腰挺起,上左脚,收在右脚附近。左手向右搂手,右手向后打开。<br /> <br />5-6 松腿 出脚<br />松腰,右腿弯曲,左脚往前迈一步,右手到耳朵,左手往左搂手(原创 2010-09-18 21:10:00 · 3617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前后发力里面包含的各种"劲"
一个向前击打的发力动作, 在太极里面有各种"劲"的说法, 下面一一解释:1. 暗劲指外表看不出明显的手臂收缩蓄力, 但是力突然发放出来.2. 透劲力量渗透入人的身体,使得被打者内脏翻腾难受3. 空劲通过突然卸力或者转变方向,让对手失去平衡,这是很高明的技巧,需要不断磨练听劲的经验,推手就是主要的练习方法4. 整劲腿, 胯, 腰,脊椎,手臂的力量合起来,形成一股力发出...原创 2017-11-30 23:22:54 · 1814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