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期望这个程序产生结果

本文探讨了编译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通过调整函数调用顺序或使用函数原型来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了函数原型的概念及其在解决编译错误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你会期望这个程序产生结果:
3和4的总和是:7
但事实上,它根本不编译!Visual Studio 2005 Express产生以下编译错误:
添加.cpp(5):错误c3861:'添加':未找到标识符
添加.cpp(9):错误c2365:“添加”:重定义;以前的定义是“以前未知的标识符”
此程序未编译的原因是编译器按顺序读取文件。当编译器为函数的调用()对main()线6,不知道什么补充的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义()到10号线!产生第一个错误(“未找到标识符”)。
当Visual Studio 2005到10线()实际的宣言,也抱怨将被重新定义。这是有点误导,因为它从来没有定义在首位。VisualStudio的后版本正确地省略此附加错误消息。
尽管第二个错误的冗余,它是有用的注意,这是相当常见的一个单一的错误产生(往往是多余的)多个编译器错误或警告。
规则:在解决程序中的编译错误时,总是首先解决第一个错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事实,编译器不知道什么是添加。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选项1:排序函数调用,所以()定义在main():

2
3
4
5
6
7
8
9
#include <iostream>
 
int add(int x, int y); // forward declaration of add() using function prototype
 
int main()
{
    std::cout << "The sum of 3 and 4 is: " << add(3, 4) << std::endl;
    return 0;
}

这样,通过时间main()()调用,编译器会知道什么是()。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这种变化相对容易做。然而,在一个更大的程序,它可以是乏味的试图找出哪些函数调用哪些其他功能(以何种顺序),以便它们可以被顺序声明。
此外,这个选项并不总是可能的。假设我们正在编写一个程序,它有两个函数A和B。如果函数是一个调用函数B,函数B调用函数A,那么就没有办法在函数中排序,它们都会很高兴。如果你定义了第一个,编译器会抱怨它不知道B是什么。如果你先定义B,编译器会抱怨它不知道是什么。
函数原型和函数的前向声明
选项2:使用前向声明。
前向声明允许我们在实际定义标识符之前告诉编译器关于标识符的存在。
在函数的情况下,这允许我们在定义函数的主体之前告诉编译器关于函数的存在性。这样,当编译器遇到对函数的调用时,它会理解我们正在做一个函数调用,并且可以检查以确保我们正确地调用函数,即使它还不知道该函数是如何或在何处定义的。
为函数编写一个前向声明,我们使用一个声明语句,称为函数原型。函数原型包括函数的返回类型、名称、参数,但没有函数体(卷括号之间的一部分)。因为函数原型声明,它以分号结束。

int add(int x, int y) // defines function add()
{
    return x + y;
}
 
int x; // instantiates (causes memory to be allocated for) an integer variable named x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