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详解的三四五三章,其实学习过网络原理的人都还比较熟悉,无非是IP报文各字段解析,路由选择时注意其是逐跳实现以及理解默认路由。arp协议熟悉一下报文格式,其实用wireshark 抓过包看过arp的都知道,这个报文重复的地方挺多的。然后注意一下arp -a这个命令,理解arp高速缓存。这里不得不提到所谓的免费arp协议,其实就是一些系统在引导过程中,会发送自己IP地址的ARP请求,然后局域网内其他机器就可依此更新arp缓存。arp代理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即路由器对来自另一个路由器接口的arp请求进行响应,这其实是很好进行网络地址欺骗和漏洞攻击的。至于RARP除了无盘机,估计几乎没有用武之地,知道这么个东西即可,深究没有必要,虽然没准优化网络上多个RARP服务器的响应冲突会有点意思。
值得探讨的一是我突然想到的私有地址的问题,这个值得记忆一下,估计也是网络类公司笔试题常客。
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关于课后习题倒是值得一提
提到环回接口,其实大家一拍脑袋127.0.0.1,其实A类的127都是给环回接口的,只是惯例分给了127.0.0.1.正如子网掩码出现255.255.0.255也是合法的,只是RFC强烈反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