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和肺癌抢时间?CT筛查的生死时速
每年全球有180万人因肺癌去世,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5000架大型客机坠毁。更可怕的是,当患者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时,70%已是晚期。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0%,而晚期骤降至5%——这就是我们跟死神赛跑的残酷时间线。
传统筛查就像在沙滩上找特定的沙粒:普通胸片漏诊率高达80%,三级医院放射科主任每天要看2000+张CT切片,相当于要在5分钟内看完一部《指环王》三部曲的每一帧画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医生诊断一致性仅有65%,这直接导致我国基层医院早期肺癌检出率不足15%。
DeepSeek智慧医疗团队在深圳某三甲医院的摸底调查发现:一位45岁女性患者的0.8cm磨玻璃结节,前后经过3位副主任医师会诊,给出了"炎性病灶"“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待排"三种不同结论。这种诊断困境正是AI介入的核心战场。
二、CT影像的特殊考场:给AI出的12道难题
要理解DeepSeek系统的技术突破,得先看看医疗影像给AI布下的天罗地网:
-
数据维度诅咒:单次胸部CT扫描产生500-800张切片(相当于20部高清电影的帧数),每张切片都是512x512像素的精细解剖图,这相当于要让AI在4亿像素中找米粒大小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