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指在特定的时空对某一类产品或者服务需求的综合。如果给市场几个关键词,那么市场就是“供需”、“竞争”和“洞察”。
**首先,如何理解供需?**即供需两端,供应端和需求端,在市场里,两者同样重要。比如,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所谓的“供需两端“便是食客和餐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对应与其相匹配的供应链,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从供需角度来说,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市场的“大小”是可以量化的。例如,2019年中国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的总体需求量在30000辆左右。这个“3000”便是我们对市场的需求分析。
其次,市场是可以细分的。从需求端(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习惯、年龄构成等角度,我们可以把市场分为“潜在市场”、“无效市场”和“有效市场”等不同的市场划分。同时我们可以从需求端分析,定义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即导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第二,了解竞争。**有市场就有竞争。互联网时代,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市场上某一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我们喝咖啡时,可以有多种渠道和方式,连咖啡、瑞幸咖啡、星巴克等。我们可以通过去门店购买,也可以通过饿了么或者美团下单。在进入市场之前,你了解你的竞争对手吗?这里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直接竞争对手,它还包含潜在竞争对手。比如,对于汽车出行行业来说,通用的竞争对手不仅有“跑在路上的”,还有“飞在天上的”。
**最后,明确洞察。**所谓“洞察”,便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把控。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什么是风口,风口便是一种趋势,是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市场走向,也是我们判定我们即将要做的生意是否有市场的重要依据。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市场上的“风口”在哪里呢?
**一、人口因素。**这是需求端的基本因素,比如目前遍地开花的幼儿教育行业,主要受益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新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江西、福建等倡导多生多样的地区,经常会看见一个经济生活圈,几十个幼儿教育机构。
**二、经济因素。**经济是一个国家人民购买能力的基础。如果人均GDP不高,那么消费能力必然不够高。试问,星巴克会把实体店开在偏远的小县城吗?
**三、文化因素。**在特定时间段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习惯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你永远不应该向穆斯林信徒推销猪肉,当然,如果你准备破产除外。
**四、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冬季买羽绒服,夏季卖短袖,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五、政治环境。**一项针对某些地区的政策、法规会直接对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在八项规定来临之前,餐饮行业中,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消费占较大的比重,而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很多城市的中高档餐饮业纷纷转型。
一个市场人,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知识沉淀。多思考,多观察,对各行各业保持敏锐的触觉和深度的了解,才能很好的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做好市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