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开始写,只是为了捕捉昨天晚上睡前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一些句子,在它们完全被深埋或者忘却前,我能想起来多少是多少。
我觉得我是喜欢写文字的,但这一点在我高考之前却没有开发出来,所以当年的语文只拿了95分(160分满分,差1分到及格线96分)。而这些年来,接受着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对我的"洗礼","理工科"思维对我的雕琢, 我仿佛慢慢学会了表达自己。
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理性的严谨冷静和文艺的多愁善感同时储存在我的大脑分区,并且可以做到随时无缝切换,就像torch.nn.Conv2d()
、我嫉妒你的爱气势如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的愁心似李白
等等类似的可以在意识流中同步乱秀,我想一定是我小时候玩捉迷藏时,碰到了脑袋,打开了一个奇怪的任督二脉。
其实很多想法不是平白无故地产生,都是因为我看到的,或者在经历的事情所引起的。处在人生24岁的节点上,我看到了社会和身边人的种种面貌,肉眼可见的残酷现实和无法预测的未来,在向我和同龄人步步逼近。在2019年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要么在工作,要么在读研,要么在过渡。
进一步提升学历水平,仿佛成为了"避难所",也仿佛是以后在社会立足的"神器"。而我的选择似乎很妥协,又似乎是我内心的真正意愿:
继续选择深造,提前跳出小合同执行球员选项和自动化又签了一个4+的大合同。
我把自己的Future又延迟了一些。而我的内心总是有很多的疑问: 未来的我的生活是什么个样子? 未来和现在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定比现在过得好吗,更幸福吗? 未来好像有比现在有更大的不确定,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好像又有确定性的大结局? 这样的问题会让人痛苦或者困惑而避开,因为这样会引起怀疑,怀疑自我,怀疑社会,怀疑世界,怀疑宇宙,怀疑人生,这样的怀疑类似于《西部世界》中人类创造出了具有意识的"智能"人类对自我存在的怀疑,马斯克也怀疑我们人类是在高等文明下的模拟游戏,又或者是诺兰的《盗梦空间》。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不用怕的,笛卡尔可以帮你解决: 你可以否定人生,否定一切,但是有一点你无法否定,就是你在怀疑! 所以你思故你在,一切都是成立的
。
今年春节,《流浪地球》在向我们表达,地球上构建的繁荣的一切,也许会终将毁灭,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带着希望逃离,《疯狂的外星人》向我们揭示,外星文明也可能借酒消愁,巴普洛夫条件反射是宇宙的普世真理。
光年之外是个谜题,我们不应该被个人所定义的概念,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苦难和幸福常有,悲剧和乐观常在,真理背后站着的是什么,谁能预测出来?
下次再见,我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