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记忆与规则:探索认知与行为的奥秘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语言是沟通和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当我们使用“红色”这个词去寻找红色的东西时,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认知过程。
语言指令与记忆的作用
当我们告诉某人“把这个圆圈涂成红色”时,他是如何从“红色”这个词推断出应该选择哪种颜色呢?这引发了我们对于语言符号和记忆关系的思考。有人认为“红色”这个词可能需要某种补充,比如在记忆中的形象,才能成为一个可用的符号。但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遵循语言指令时并不一定需要先有对应的心理图像。例如,当别人说“当我响铃时,过来”,一开始我们可能会把铃声转化为文字指令,之后可以直接将铃声转化为行动,无需其他符号的介入。同样,当被要求“指向一个红色的斑块”时,我们也能直接执行命令,而不必先在脑海中浮现红色斑块的想象画面。
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自动的作用。比如给出指令“做你记得一年前今天这个时间所做的事情”,如果能记住就能遵循记忆行动,记不住这个指令就没有意义。这就像“做抽屉里纸条上所写的事情”,如果抽屉里没有纸条或者纸条上是无意义的内容,这个指令也就不成立。
颜色认知与记忆的关联
在颜色认知方面,确定“红色”的含义如果依赖于记忆中自动重现的图像,那我们就如同依赖查阅书籍来确定含义一样,完全受制于记忆。然而,红色色卡也并非决定性的,因为记忆总是会对其进行检验。当色卡颜色相对于我们的记忆发生变化时,我们并不一定非要认为是色卡变了而依据记忆来判断。而且说记忆总是会让事物颜色变深也缺乏明确的验证方式,因为“事物原本的颜色”的语法规则尚未明确,这些表述存在歧义。
遵循指令与心理图像
当接到“想象一个红色的圆圈”的指令并执行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