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GPS与遥感技术解析
1. GPS 技术
1.1 工作原理
GPS 卫星位于地球高空,每颗卫星持续发射包含特定信息的信号。这些信息有信号发送时间、卫星精确轨道(星历)以及所有 GPS 卫星的系统整体状况和大致轨道(历书)。信号在太空中以光速传播,在大气层中传播速度稍慢。GPS 接收器通过精确计时来计算自身位置,利用接收到每个信号的时间来测量与各卫星的距离,这一过程运用了三边测量技术,类似于三角测量,基于三角形几何原理确定物体相对位置。接收器计算出的坐标会转换为更便于用户使用的形式,如经纬度或地图上的位置,并最终显示给用户。
理论上,由于空间是三维的,三颗卫星似乎就足以让 GPS 接收器计算位置,但实际上通常需要第四颗卫星来补偿接收器时钟的不准确性,从而大幅提高定位精度。使用四颗卫星时,接收器可确定四个参数:海拔、纬度、经度和时间。不过,并非所有参数在任何时候都必需。例如,一艘已知海拔为 0 的船只在海上仅需三颗卫星就能计算位置。当可见卫星少于四颗时,可借助其他线索,如最后已知位置、航位推算和惯性导航。
1.2 技术组成
GPS 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空间段 :由环绕地球运行并从太空发射无线电信号的卫星构成。最早的卫星于 1978 年进入轨道,随着时间推移,卫星技术日益复杂。目前存在五种不同类型的卫星(Block I、Block II、Block IIA、Block IIR 和 Block IIF)。最初,空间段包含 24 颗每 12 小时绕地球一圈的 GPS 卫星,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每个平面四颗卫星,卫星间距 60°,与赤道倾角约 55°,这种配置确保地球上任何位置任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