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系统的永久保证:案例分析与方法比较
1. 服务系统领域与通用适应场景
服务系统在电子商务、在线银行、电子健康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在这类系统中,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的软件服务在运行时动态组合,以实现复杂功能。由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松散耦合特性,在线重新配置成为可能,因此系统越来越依赖自适应来应对第三方服务带来的不确定性。
一个典型的服务系统由通过工作流引擎远程访问的Web服务组成。多个提供商可能提供具有相同功能但性能、可靠性、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服务。服务提供商可在服务注册中心注册具体服务,工作流通过注册中心查找具体服务的地址。
以下是服务系统的通用适应场景:
| 场景 | 不确定性类型 | 需求类型 | 可观察属性 | 适应类型(示例) |
| — | — | — | — | — |
| S1 | 单个服务故障 | 可靠性 | 每个服务调用的成功或失败(布尔值) | 选择等效服务、并行调用幂等服务、启用替代服务 |
| S2 | 服务质量属性随时间变化(如响应时间) | 服务质量(如性能) | 服务质量属性的变化(如每次服务调用的响应时间变化) | 选择等效服务、并行调用幂等服务、启用替代服务 |
| S3 | 新的替代服务可用 | 可靠性、性能、成本 | 每个操作的可用服务(当前可用服务集) | 选择新的具体服务、启用新服务 |
| S4 | 新类型的服务可用,需要新功能 | 添加新服务 | 添加新功能的请求(字符串)、包括新功能服务的可用具体服务(当前可用服务集) | 调整工作流、启用调整后的工作流、选择新的具体服务、启用新服务 |
适应场景的差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