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被通知:部门调整,合同解除,公司将给予 N+6 的补偿。”
这不是段子,是现实——就在不久前,花旗银行开启全球大裁员,曾经被视作金融圈“金饭碗”的岗位也没逃过大砍一刀。
美IT业裁员潮仍在狂飙,据最新数据:一年裁掉了35%的科技岗位,连Google、Meta、Amazon、微软这种“技术天堂”都没放过人。「硅谷梦」真的碎了。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那个被“优化”的花旗员工,已经38岁,领到了一笔 N+6 的赔偿,会怎么做?
毫无波澜
那天到账的通知跳出来,看了眼数字,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不是不高兴,也不是难过,只是觉得一切都太快了,像是人生按了个暂停键。赔偿金不少,数字看着挺“体面”,但也知道这只是公司给你的“再见”仪式,不带情绪、不讲感情,一刀切干净利落。
接下来的几天,照旧早起,只是不用赶地铁了。泡上咖啡,坐在阳台发了会儿呆,阳光很好,却不知道今天要干嘛。没有惊慌,没有大喜大悲,生活突然从高强度跳进了空白区。朋友问下一步打算,也只能笑笑说“先缓缓”,但心里其实也没个谱。
知道自己得重新上路,但不知道是该继续原来的赛道,还是试着换个方向。每天都在刷招聘网站,打开又关上,看得多了就会发呆,眼前那些 JD 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是怕开始,而是短暂自由后,反而更不确定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赔偿金能撑一阵子,但时间长了,它也会变成一种催促:快点决定吧。
担心
38岁,不是不想卷,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卷。招聘网站清一色写着“35岁以下优先”,仿佛35是某种生物钟的边界,一过就自动失效。还没投简历,人家就默认你体力不行、学习慢、情绪多,直接pass掉。
打开电脑,点开一个在线课程平台,犹豫一下还是点进去。也说不清是在“准备面试”,还是只是想让自己别太空虚。AI、系统设计、大数据、沟通技巧……全都一点点刷。
好不容易投中了一家,HR让准备一轮笔试加两轮面试,问的全是“八股文”:Java线程池几种状态,MySQL索引覆盖,Redis缓存雪崩怎么防……明明在实战中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但这些知识点要背还真得花几天复习。过去你带团队写架构,现在却要重新变成刷题机器,看到这些面试题自己都想苦笑,这些有意义吗?
最扎心的,是进了面试后发现对面坐着的技术主管比自己还小五岁,讲着“我们这里非常扁平,希望你能放低心态”,说完还提醒“我们在找一个能沉下心做事的人”。只能笑着点头,心里五味杂陈。不是不愿沉下心,是根本没机会再浮起来。
想想这时候的自己,脚指头都能把地砖抠出个故宫来吧。
无奈
老婆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也很支持自己好好找工作。可是自己心里总是有种负罪感,觉得好多话要说又说不出口。
偶尔会看着屏幕发呆,想着是不是还能换条赛道。比如,做点副业,试试教课,做咨询?也许走出去,能发现别的路。但这些念头还不成熟,更多时候,就是给自己制造一点“行动感”,像是在说服自己:我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主动准备。这样,心里会稍微安定一点。
多尝试
其实写到这里,总感觉在贩卖焦虑了。可是这些,又可能是我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即使没有被裁,38岁还在和刚毕业的一样做着差不多的工作,是不是又如坐针毡。
很多程序员都有一个共性误区,总觉得自己“只会敲代码”,于是陷入一种狭窄的职业身份困境。其实应该换个思路看待,“我还会敲代码”这本身就是优势。但因为身边人都在做程序员,圈子封闭,缺少对其他行业的理解和触达,这种局限导致在面对行业波动或裁员风险时,无从转向。等真的失业了,容易陷入牛角尖,越想越焦虑。
程序员如果没有持续关注行业趋势和变化,哪怕技术再强,也可能被动。所以最起码得有风险意识和应急准备,比如储备一些存款、了解一下自己技能能否迁移或延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才开始慌乱。
有时候,真正压垮一个人的,不是没钱,而是每天机械地刷手机、下班就瘫,日复一日地消耗自己。其实在工作之余,哪怕只是每周抽几个小时,试着写点文章、拍个小视频,或者琢磨琢磨有没有什么小事是能变现的,都会比在床上焦虑“要是我被裁了怎么办”来得主动一些。
别担心副业不赚钱,副业的第一价值,不一定是钱,而是让人重新感到自己“能做点什么”。一篇文章,一条视频,只要你发了、做了、动手了,就已经比整天空想好很多。你开始关注生活、感受变化、提升表达,久而久之,整个人的状态也会不一样。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方向,比如你很喜欢摄影、喜欢研究AI工具、擅长讲冷笑话、懂点小生意逻辑,那就更好了。副业不是替代主业的捷径,它只是给你一个出口,让你知道自己并非只能“等着被决定”。
怎么有点
写到这,马上就要卖课的感觉。MD,只能说,这些卖课的,文字功底也是如火纯青。你看,不会写点东西,你卖课都卖不了。
无论你是刚收到N+6,心头一震地意识到“轮到我了”,还是眼下还在岗位上,但总隐隐不安,其实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这艘船叫“时代的浪潮”。对已经被裁的朋友来说,先别急着责怪命运或自己,这并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提示你,该做一点改变了。整理好情绪,规划好现金流,去充电、休息、调整。有的门,过去你不敢敲;现在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推开——也许你会发现另一条路没你想象的那么差。
而对于还没被裁的朋友,不妨早点做准备:学点新技能、练练英语、试试写作或短视频,哪怕是跑跑小项目、经营点副业。别等到风暴来临才想抓伞,越早思考“我还能干什么”,越能在未来不被动、不慌乱。没错,形势确实变了,但有准备的人,总能活得比别人踏实一些。
毕竟,我们无法决定风怎么吹,但可以决定帆怎么扬。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青云浩荡非难遇,天谴奇才独晚成。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脚晦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