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开发中经常使用递归算法,可能由于项目的关系,或者时间的关系,亦或者压根就没有刨根问底的想法,平时用了也就用了,也没有去深入的研究它的运行原理,今天在开发中跟踪问题时发现了一个现象,所以便产生了一个疑问?
Java中递归的算法到底是并行的还是串行的?
在回答这个之前先了解递归的含义;
什么是递归:递归二字顾名思义就是:递过去,归回来。所以我索性叫它做有借有还吧!凭借着自我认知第一映像应该是并行的,这样的话才能保证高效,然后怀着这样的疑问进行了测试,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于是就写了以下代码进行验证,第二段代码是在网上找的,这个比较典型,故借鉴引用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flag && i == 6){
flag = false;
System.out.println("递归");
test1();
}
System.out.println("i =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int n) {
System.out.println("1-lexe:" + n); //#1
if (n < 3)
test2(n + 1);
System.out.println("2-lexe:" + n); //#2
}
可以看到,代码很简单,只要是为了验证结果
担心CPU的时间片抢占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几十次的运行,结果很意外,真的很意外!!!
第一段代码的结果:
i = 0
i = 1
i = 2
i = 3
i = 4
i = 5
递归
i = 0
i = 1
i = 2
i = 3
i = 4
i = 5
i = 6
i = 7
i = 8
i = 9
i = 6
i = 7
i = 8
i = 9
第二段代码的结果:
1-lexe: 1
1-lexe: 2
1-lexe: 3
2-lexe: 3
2-lexe: 2
2-lexe: 1
test2方法流程解读:
首先, main() 调用了函数 test2(1) ,于是test2(1)中形参 n 的值是 1, 故打印语句 #1 输出了:1-lexe:1 。
然后,由于 n < 3 ,( 第 2 级 )的test2(n+1)被调用. 此时n+1=2,故打印语句 #1 输出了:1-lexe:2。
然后,由于 n < 3 ,( 第 3 级 )的test2(n+1)被调用. 此时n+1=3,故打印语句 #1 输出了:1-lexe:3。
由于此时,n=3 , 不再执行if语句。
然后执行 #2 语句 , 因为此时 n 的值为 3 , 故打印语句 #2 输出了: 2-lexe:3 。 ---------------------------这时完成了一个“递过去”
此时函数调用完成
现在函数需要“归回来” , 回到最后一次调用函数的地方 , 即 n+1=2 的地方 , 故打印语句 #2 输出了:2-lexe:2。
再返回上一级调用的地方 , n =1 的地方 , 故打印语句 #2 输出了:2-lexe:1。-----------------------------完成了一个“归回来“
其实他的”归回来“的切入点就是函数的调用点 ,获取此处的参数值 , 一级一级的往外突围就出来了。总结: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得出,递归本质是串行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一个由外到里、由里到外串行运行的过程,直到所有的由外到里“递出去”再由里到外全部“归回来”,该过程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