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 - PC817C光耦

PC817C是一款常用的光隔离线性反馈控制器件。它由一个输入端发光二极管和一个输出端三极管组成,两端实现电气隔离。控制端最佳工作电压为0.3V~1.4V,最佳电流不超过20mA;受控端最佳电压不超过30V,最佳电流不超过30mA。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元件简介

  • PC817C是光隔离线性反馈控制器件,是PC817系列中常用的一个型号。
  • 左边(1、2脚:输入端、控制端)是一个发光二极管。
  • 右边(3、4脚:输出端、受控端)是一个三极管(CE极)。
  • 控制端与受控端是隔离的。

PC817C主要技术参数

  • 控制端:最大电压5V,最大电流50mA。最大反向电压6V。
  • 受控端:最大电压35V,最大电流50mA。
  • 隔离电压:5000V。
  • 工作温度:-30℃ ~ +100℃。
  • CRT(电流比):200% ~ 400%。

    [ 最佳电压电流范围 ]

  • 控制端最佳电压为0.3V~1.4V,最佳电流不超过20mA。

  • 受控端最佳电压不超过30V,最佳电流不超过30mA。

接线方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 PC817C 光耦控制开关电路设计与应用 #### 一、PC817C光耦基本特性 PC817系列光耦由GaAs发光二极管和NPN型硅光电晶体管构成,其引脚间距具有特定标准[^1]。该型号适用于多种场景下的信号传输与隔离任务。 #### 二、基于PC817C构建简单开关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有效的电平转换以及电气隔离效果,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搭建简易版的开关控制器: 当输入侧施加一定大小的电信号时(通常为低频脉冲),LED会点亮并向另一侧传递能量;此时如果输出端连接有负载,则能够通过调整流入LED中的电流强度间接改变后者的工作状态——即完成开/关动作切换过程。 具体而言,假设目标是要驱动一个小功率直流电机作为执行机构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下述思路来进行硬件选型及连线操作: - 输入部分选用合适的限流电阻配合单片机I/O口或其他形式的方波发生装置; - 输出方面则需考虑所带负载的具体需求选取适当规格的三极管或MOSFET等元件充当放大级角色,并确保它们之间具备良好的匹配度以便于后续调试工作顺利开展。 ```c // 假设使用Arduino板卡编写程序控制GPIO输出高低电平给定时间间隔内触发一次光耦导通事件 void setup() { pinMode(OUTPUT_PIN, OUTPUT);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OUTPUT_PIN, HIGH); // Turn ON the LED inside optocoupler delay(500); // Wait for half a second digitalWrite(OUTPUT_PIN, LOW); // Turn OFF the LED inside optocoupler delay(500); // Wait again before next cycle starts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微控制器周期性地向PC817发送指令从而达到间歇性激活外部设备的目的[^2]。 #### 三、复杂应用场景举例说明 对于更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或是智能家居产品内部架构来说,往往还会涉及到更多种类的功能模块组合运用。比如在电源管理单元中就经常能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配置方案:借助TL431精密可调分流稳压芯片加上PC817共同作用形成闭环调节机制,以此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卢光庆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